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

李香玲

安丘市锦湖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小学数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以应用为立足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成为新课程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活力,真实的情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学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和内容,感受问题解决方法的使用要领与价值,体验问题解决方法的广泛应用,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探究适合于本班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创设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搭建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完善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遇到特殊情况也会将学生尽快拉回到其设置的教学轨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利于其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情境创设,但是创设的情境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这样也会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自然也不利于其在此情境中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2.1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机会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最主要的阵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的不同环节来完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课堂起始环节要注意创设质疑问题的情境,为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找准生长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数学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每节课的重难点,巧设疑难,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一些困惑、疑问,从而引发思考,自觉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为接下来提交班级层面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也为教学的深入打下坚实基础。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后,数学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到精讲点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此矫正自己学习的不良行为。以“商中间有0的除法”章节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给他们几道之前掌握的计算题,让他们先体验一下学习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再抛出新课的问题,组织学生尝试计算一下“832÷4”。等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数学教师再适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学习的环节。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在存疑遇挫的过程中激发起探究学习的欲望,由此而顺势引导,组织学生带着运用“0占位方法”的问题在小组里进行操作、讨论、验证,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也是知识的探索者。他们的学习是自主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效果当然也是极佳的。

2.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方法,现代教育事业提倡的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辅导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探索和思考。比如:在进行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识教学时,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拿出几个精致的礼品盒设置体验情境,让多名学生多角度的看盒子,然后画出自己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从而引发对几何体三视图问题本身的了解;第二,设计小组合作画礼品盒三视图的参与任务,合理的促进学生自主解决三视图问题;第三,督导学生们参与活动体验,检查学生所画三视图并反思总结。在经过这三步的引导之后,学生才真正的做到了认识三视图问题,掌握了几何体三视图问题的方法。这和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课的课堂模式相比较来说,对学生的意义是很大的。

2.3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当注意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会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学生也愿意并且敢于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交流,向教师提出一些疑问,甚至质疑教师。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大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首先用轻松的语气询问学生都知道什么计数单位,并且让学生举例说明。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必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举出很多例子,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中,由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因此必然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也更加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2.4反思解题方法并梳理过程

小学数学让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这一种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案,这样的效果才是最有意义的。如何将数学解题思路有一个顺畅的梳理,一个尤为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过程中的每一步为什么会是这样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只有通过这一个过程之后,教师才能十分清晰地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地将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掌握了。因为有的学生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做题的步骤,而并不知道这些所有步骤的原因。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同时还要对其解题思路展开梳理,这样学生最终得到的思路才是恰当的并且清晰的。比如,小华准备从自己的4本书中捐出去2本给班级的阅读角,请问他有多少种捐献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的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将这四本书标号进行区分,例如A、B、C、D的方法,然后再用标号为A的书分别与B、C、D进行组合,标号为B的书分别与C、D进行组合,标号为C的书与D进行组合,这样一来,这个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而且解题过程也十分清晰,共有6种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类比教学。修改题目:小华准备从自己的4本书中捐出去至少2本给班级的阅读角,请问他有多少种捐献的方法?通过这样类比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重复练习同种类型的题目,加深其解题的印象,也让其能够明确的认识到学习数学其实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只要运用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数学也可以变得十分有趣。

结语

解决问题的内容丰富,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轻松地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探索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一定的策略,让学生明白其价值,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