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在班级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1
/ 5

初中阶段“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在班级中的实践研究

赵维

杭州萧山益农镇初级中学 311247

【摘要】德育为本,善意为先。“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活动:学生需求,确定活动;自主选择,分组实施;探究合作,丰富体验;多重评价,合理完善。在整个活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也达成了德育目标。

关键词:活动 分组式 德育 善本

一、我的思考

“丰富的活动浸润学生丰富的人生”,在学科教学上,课程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而在德育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课程改革使得班级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地规范化进行。我校在2013年开始进行以“善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开发了一些以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为目的的相关活动,鉴于活动改革和德育指导,在本人所担任班主任的808班实施了“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德育活动的研究。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朱永新老师在《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的理想在于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聪慧的还是愚笨的、贫穷的还是富贵的。理想的教育在于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心理的还是生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1]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此学校也一直在寻找抓手力求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活动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提及社会责任板块要求为: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2】这些都让本人的“善本教育”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组织相关活动,实施分组式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向上,向善为善。

(二)可以构建班级的心育建设

如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话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二者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的。德育意义上的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勤劳勇敢、意志坚强、是非分明、公平正直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有心理意义上的健康人格作为基础。而情绪稳定、心境乐观、内心和谐等健康心理也是德育意义上的体现。其次,二者在职能上是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让学生主动学习,完善自我,为品德教育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支持和补充,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所以班级德育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

(三)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德育往往是采用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如板报教育、晨会教育、国旗下讲话、视频教育、班队教育等,但总是以班级或集体辅导、以教师定内容学生学内容的形式展开,而分组式活动一改以往的模式,变“一锅式”为“点餐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各取所需。而“小先生赛课”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活动是由学生自主开发,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爱好开展,在整个活动的设置、实施和评价中,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我以808班学生为试点实施对象,以“善本”教育为背景,开展分组式德育活动。

二、我的实践

“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学生需求,确定活动;自主选择,分组实施;探究合作,丰富体验;多重评价,合理完善。

5e9e9326dbaf0_html_a58c82d8ac540705.gif

(一)学生需求,确定活动

为了了解学生心理,便于“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途径了解学生需求,初步形成活动体系。

808班“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式德育活动设置调查表

班级

性别

爱好

与己为善

与家为善

与校为善

与社会为善

与国为善

与动物为善

与植物为善

与地球为善

与人类为善

其他需求

注意事项:在自己有意向的活动后面打钩,也可以在其他需求内写明你的想法。

808班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总体上大多认同初设的相关活动,自主提出需求的很少。初设项目中,与动物为善、与植物为善、与地球为善选的学生最多,其次是以己为善、与国为善。学生的需求也为我们开设活动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选择,分组实施

在初步形成活动目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报,形成七个主题,七个团队(根据小组成员商量确定),再通过教师指点的形式确定活动目标、活动计划与活动内容。

808班“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德育分组式活动开设情况表

序号

活动

组内成员

时间

人数

小先生

1

与己为善

孙奕超 周浩奇 赵飞

李在平 赵沁淼 徐俊杰

第一、八周

6

孙奕超

2

与家为善

高晨曦 郑凯文 宋樊鑫

李婵 高佳乐 倪宏怡

第二、九周

6

 高晨曦

3

与校为善

倪宇洋 倪哲毅 任嘉仪

俞江颖 蒋锦涛 项佳明

第三、十周

6

倪宇洋

4

与社会为善

李伊甸 沈纯一 王赐阳

赵鑫杨 赵兴旺 谢嘉豪

第四、十一周

6

李伊甸

5

与国为善

胡可怡 符可 谢艺

王璐亿 蒋颖杰 朱狄棋

第五、1二周

6

 胡可怡

6

与动物为善

韩佳波 何福焕 李冉冉

郑佳楠 聂柯柯 欧秋珍

第六、十三周

6

韩佳波

7

与地球为善

胡嘉栋 赵海淼 尚慧晴

李盈艳 段云纹 谢云

第七、十四周

6

胡嘉栋

确定主题后,结合学生需求,以活动形式展开。808班设置了七个组,每组六人,组内成员群策群力,选出一个赛课小先生,按照固定时间的班队活动课开展活动。

(三)探究合作,丰富体验

班级每周五下午有节班会课,在确定时间确定地点,选定人员,“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活动就开展起来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力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的热身活动、角色互换、情境再现、小组讨论、相互评价、小结交流等形式展开。

主要流程如下:

整课衔接

5e9e9326dbaf0_html_640b191ebfce32df.gif

1、热身活动。上课伊始,根据组内学生的活动设计,在课前组织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快速进入活动学习。如“与己为善”小组设计中,孙奕超小组设计了“寻人启事”的小游戏。先指定班级中某个学生的特点、外貌、脾气、性格等,让其他学生来猜猜它是哪位学生。在游戏中,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猜测,氛围很活跃,组员们都参与其中,课前热身效果也得以彰显。

2、角色互换。设计再精彩,预设再细致,如果学生不能真正融入课堂学习,那效果也只能事倍功半。在“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式活动中,我们力求每个学生能真正去体验,去感知,去策划,去实施,而摒弃了传统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如“与校为善”小组活动设计中,设置了角色互换的活动。指定几个组员当老师,几个组员当老师,呈现课堂教学情境。在互换活动中,学生扯着嗓门讲课,教师故意在下面随意讲话,而后呈现一些作业没交没完成,态度不认真等场景,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不易,引导学生尊敬老师,专注学业。

3、情境再现。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活动中获得启发。如“与地球为善”小组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品:

《香蕉皮的故事》

(旁白)一天中午,同学们吃完中餐回教室的途中出现了这一幕:

  甲:"今天的香蕉真好吃!"[吃完后随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

  乙:"哎哟,疼死我了,怎么我这里还扔着香蕉皮。"

  [见到前面甲,还拿着一只香蕉,就拾起香蕉皮跑了上去]

  乙:"甲,这是不是你扔的香蕉皮 ?"

  甲:"香蕉皮上有名字吗?怎么偏我我扔的! "

  乙:"你嘴里还在嚼香蕉呢,怎么不是你扔的? "

  甲: "好吧,是我扔的,又怎么样呢? "

  乙: "我们作为中学生,怎么能乱扔果皮呢?你看还害我摔了一跤,我们要保护环境。

  甲: "你自己走路不看地,你怪谁呢!"

  乙:(愤怒的样子)"好不讲道理,你继续这样乱扔,到时受害的是你自己。"

  甲: "我走了,去教室了。"[继续往前走]

  甲:"哎哟,谁这么缺德?乱扔香蕉皮。"

  乙: "看看,现在尝到后果了吧!如果我们大家都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还会有这现象吗? "

  甲:(后悔的样子)"的确是我错了,我是要好好当个环保小卫士,以后看我的行动。"

  乙: "那才像个文明学生,走,上课去。"

4、小组讨论。德育课重点在于经过活动的实施让学生能够有真实的感悟,提高自身修养,获得心灵的成长。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也特别关注学生自我表达,相互交流,讨论提升。比如在“与国为善”一课中,小先生让伙伴们观看吴京主演的电影《战狼1》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悟心得,有学生说:“爱国是一种信念,就像冷锋那样为国效力,是一种永远不会磨灭的意念。”也有学生说:“爱国就是有一种想念,对于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和谐、国泰民安。”

5、相互评价。在活动感悟后,开始课堂评价。评价分为小先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利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比如“与地球为善”一课结束前,我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本课的表现,让学生相互评价活动时彼此的参与情况,小组评价回答问题是否积极等等,在多重评价中,让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

6、小结交流。在活动的最后或课堂结束时,学生自己对本堂课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再认识。在“与校为善”一课结尾,小先生这样总结:同学们,如果说学校是一片绿地,我们可以收获累累硕果,实现我们的梦想;如果说学校是一只振翅飞翔的雄鹰,那她肯定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各自的理想。我们的同学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守纪的人,善待身边同学、老师。

(四)多重评价,合理完善。

“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式活动的实施,需要评价以完善活动。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有序评价:评价活动方案,完备活动设计;评价教学过程,完善活动实施;评价学生参与,完美教学效果。

1、评价小组活动方案,完备小组活动设计

“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方案制定活动大纲、教学计划、教案、活动设计等。在活动实施后,我对每个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量化评价。

808班小组活动方案评价表(第___小组 教师评)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评价分数

活动开发意义方面20%

与国家地方活动的联系度  

3

对学生德育培养的意义 

7

活动宗旨的体现 

5

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品德修养的意义 

5

活动目标确立方面20%

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和适恰性  

7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6

关注分层教育,个性体现  

7

活动内容方面40%

内容适度,层次分明,教学设计清晰可操作 

10

内容科学、启发性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5

内容新颖,活动丰富,体现“善本”主题

15

活动评价方面20%

评价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评价主体多元、开放 

20

总  评

2、评价小组赛课过程,完善小组活动实施

每一节课操作实施,我也设计了量化考核表格,由教师评价和小组组长互评的方式展开,具体关注赛课设计、赛课目标、赛课内容、赛课方法、小先生教态等方面。

808班“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式活动赛课效果评价表

评价目标

目标描述

落实情况

理念体现与赛课设计

赛课设计科学新颖、层次清晰分明。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赛课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赛课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赛课效果显著,学生对最终目标有深刻的感悟,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赛课内容设置的适切性

赛课内容符合中学生实际,与目标一致。课堂活动有趣生动,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后目标达成。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赛课方法的多样性

赛课方法活泼生动、灵活多样、效果突出,符合学生需求,能为学生所喜爱。赛课方法与赛课目标协调,并服务于赛课内容的需要。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赛课组织要合理、顺畅、灵活

赛课程序清晰合理,新颖有效。组织活动进程分明、有序灵活,环节自然流畅,能适当处理课堂意外现象。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赛课准备工作的表现

小组成员的备课及赛课材料的准备充分、合理,组员齐心协力,成员主动参与准备。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小组成员的综合素养

小先生对活动的把握准确,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使用到位,思路清晰,点拨得法。仪表、教态、语言恰到好处,体现较高的修养与人格魅力。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学生的反应,即学生满意度的表现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较高,学习负担适宜。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小组成员赛课反思的深刻性

能客观地进行反思,分析具体透彻,依据理由充分,语言准确清晰。能从赛课实施的反思中,提出活动整体或局部的修缮问题,有利于对活动进行重构与改进。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3、评价学生参与,完美赛课效果。

对于学生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为月评制,即每月一评。期末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学期结束时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成员评价融合而成评定学生星级,一星至五星,发给星级卡,并在星级卡背面写上小组成员对整学期学生课堂表现的评语,并录用到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808班“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活动过程性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权重

自评

互评

师评

知识技能

我了解:

10

我掌握:

10

过程思考

我思考:

10

我讨论:

10

我表达:

10

问题解决

我提问:

10

我解答:

10

我运用:

10

情感态度

我合作:

10

我体会:

10

我要求助:

家长评价:

808

小先生星级卡

★★★★★

5e9e9326dbaf0_html_c1fb3b627dae525.gif班级学生评语:

808

小组星级卡

★★★★★

5e9e9326dbaf0_html_c1fb3b627dae525.gif小组成员评语:

808

个人参与星级卡

★★★★★

5e9e9326dbaf0_html_c1fb3b627dae525.gif小组成员评语:

三、我的反思

在“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德育分组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学生的品德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优化了德育实践途径,提高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水平。在此,也有我的思考:

(一)选择丰富,让学生积极地学

在小组活动内容的设置上,我追求活动具备选择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是带着问题来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心理状态、学习水平、品德修养、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活动丰富,让学生有挑选的余地,加强学生的自主选择,增强了赛课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得品德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

(二)多样拓展,让学生开放地学

在小组活动设计上,我们追求赛课过程的多样性和拓展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赛课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尝试采用情境再现、小组讨论、熏陶感染、活动游戏等多样式赛课,同时关注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并于自然、社会、人类、地球等联系起来,不仅关注相关科学知识的渗透,也注重品格修养的提升,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开放性的学习感悟。

(三)关联统整,让学生联系地学

在活动实施中,我们追求赛课资源的关联性和统整性。学生方面,我们特别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力求使活动目标内容等与初中学生想匹配;小组成员方面,我们倡导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小组成员与小组成员切磋,在整个团队上进行整合。

(四)个性多元,让学生自主地学

在“小先生赛课式善本教育”分组式活动的实施中,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有序评价:评价小组活动方案,完备小组活动设计;评价赛课过程,完善活动实施;评价学生参与,完美赛课效果。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等。评价方式多元,有星级评价,评语评价,每月过程评价,期末终结评价。评价注重个性,又体现多元,让学生在评价中完善,潜移默化中感染。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2] 教育部研制《关于全面深化活动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