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3
/ 2

4.2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张娇丽

贵州省 铜仁市铜仁一中初级中学 554300

1、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线段、射线、直线》是图形认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基础.从本节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等,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本节课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重点训练学生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边思考边实践边叙述的能力,逐步适应几何的学习及研究方法,从思想方法上讲,直线的得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学会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线段、射线、直线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概念,是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后及内容的起点。学生对已有的关于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淡忘的太多,故从生活中寻找线的影子入手,以引起学生思考和回忆,为突破三者的联系、表示打下基础,通过类比得到,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

2、教学目标

(一)知识学习目标:

1、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2、学会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3、记住点、直线的位置关系;

4、熟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二)解决问题目标: 通过对直线性质的研究,体会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通过对直线性质的探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表示法、直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不同几何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

4、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着重让学生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以及在对线段、射线、直线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都是形象化的,比较粗浅的,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到理性认识.再加上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多,容易混淆,学生会感到困难.这些几何语言的学习,这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通过对已知事例的几何语言表示、观察、实际操作,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逐步加深的抽象过程,尤其符号语言是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本节课学生还会经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通过讲解示范并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三种语言的自如转化,融会贯通.

5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6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引入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那构成它们的这些线有什么特点呢?它们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4.2直线、射线、线段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从学生的身边情景引入,激起学习愿望.

二、

新课讲解及练习

(一)线段、射线、直线的意义

1、出示图片:

它们给予我们的形象是什么?

它们有何区别及联系?

2、小组讨论

3、归纳与总结

(二)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我们认识和探讨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那么怎么来表示它们呢?

强调规范作图,精讲表示方法

学生探讨、总结

小试牛刀:

(一)判断正误:

(1)一条直线长5cm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4)射线的长度是直线的一半

(二)如图,射线PA与射线PB是同一条射线,则符合题意的图为___

5ea1502215706_html_c53391f314db15d.png

(三)位置关系

观察PPT,发现位置关系:

1、点与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2、线与线的位置关系(交点)

当两条直线有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两条直线的交点.

3、学以致用:

根据提示画图并完成下列填空:

直线a经过点_____、点_____但不经过点_______

点C在直线____上,在直线_______外

点A既在直线_____上,又在直线____上,故这两条直线___

5ea1502215706_html_73bfdfac73f80a60.png

二、

新课讲解及练习

(四)直线的性质

问题引入:

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小组合作展示)

得出基本事实: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二、

新课讲解及练习

例,生活中用到的直线性质例如:种树、砌墙等。

课堂检测

如图是一条线段、射线、直线,则它们的交点的个数有( )

5ea1502215706_html_f6bacb93e287e4bf.png

小明的爸爸只用了两枚钉子就把一根木条固定在了墙上,他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有____条线段,可表示为______;有____条射线,可表示为_____;有____直线,可表示为____

A

B

C

5ea1502215706_html_ec873a2cb122f3da.gif

D

5ea1502215706_html_5f99530f7c048b4a.gif 生讨论、学生举例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回答

5ea1502215706_html_39f35f622004d222.gif

1、问题引入:

25ea1502215706_html_f211530c6132d919.gif 、精讲表示法

(强调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

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

5ea1502215706_html_5f99530f7c048b4a.gif A B

5ea1502215706_html_e7170fd0ed275e6b.gif A B

(强调第一个字母表示端点,第二个字母表示延伸的方向;只有端点相同、方向相同的两条射线是同一条射线)

A

B

b

线AB或射线BA

5ea1502215706_html_bf828072e88a0ce0.gif

直线AB或直线BA或直线b

展示图片,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点与线、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习题:从图中抽化出点、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线与线的位置关系:

5ea1502215706_html_b80d68bd546ba044.png

小组合作探讨,最后得出结论: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学生举出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性质的生活事例.

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抽学生回答,老师给予指导及更正.

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观察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学会用几何语言描述几何图形,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强学生对本节课新知的掌握.

三、

课堂小结

1.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3.位置关系

4.直线的性质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这节课的内容.

回顾梳理,形成网路知识体系.

四、

作业布置

1.《全校学习88-89页》A,B组

《全校学习88-89页》C组

2.预习作业:教材119-121页

学生独立完成

8、板书设计

4.2线段 射线 直线

1.区别与联系

2.表示方法

3.位置关系

4.直线的性质

9、教学反思

5ea1502215706_html_5f99530f7c048b4a.gif5ea1502215706_html_5f99530f7c048b4a.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