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路径浅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初中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路径浅述

周爱民

江苏省泰兴市刘陈初级中学 江苏 泰兴 225472

摘要:初中政治课主要目的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能深入的了解及掌握政治课所涉及的思想及道德准则,并且教师在讲解课程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也会加大学生听课难度。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教材教法改革,不仅使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政治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其思想高度。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材教法;改革

对于初中生来说,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依然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政治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性,但是最为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方式。传统教学课程模式死板、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单一等不利因素都会对初中学生政治知识的学习造成严重阻碍,不仅限制了学生思考事物方面的跳跃性,还影响了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文化素养也无法得以培养与提高[1]。就当前初中政治教育而言,必须革新旧的教学环节,设置适用于老师与学生的新的教学环节,真正利用新教材,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初中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的意义

在初中教学中,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初中政治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教师素质不高、政治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进而影响初中政治教学效果。因此,要想使初中政治焕发其自身的魅力与活力,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当前,课程教材已经开始改革,同时还应重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认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置需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使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初中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措施

情景教学

一堂课要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就必须为其创设意境,提高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引起注意力,使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多采用形式活泼、轻松并且又能引人思考的形式[2]。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时,教师可播放歌曲《驼铃》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动听的乐曲及优美的画面,然后向学生提出疑问:“这段歌曲反映了战友间的什么情谊?”,进而学生能轻易地答出:“真挚的友情。”还可以通过故事、小品等形式向学生传达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需要做到新颖、简洁、感人。在政治课堂中,复习旧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复习旧课这一内容可以不用于课堂的开始,可将其融入师生交流的环节,能较好地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效果。

师生交流

在一堂政治课中,将师生交流作为核心,这种方式强调了学生主体活动参与度,并不是教师的单向传授。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单向式传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答问题,最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最终达成教学目标。需要主意的是教师不能将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需使学生明白解决方法是如何来的,并且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相类的经验,找出其他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师生交流环节对教师要求较高,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案,还应备好学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对相关问题的把握及转化能力[3]。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做到公平公正,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控制好课堂节奏,避免出现超课拖拉现象,影响其他环节的进行。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内容时,以往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先看书,然后进行讨论,首先举手的学生发问,然后另找学生进行回答,回答不完整时,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提问方与回答方都得到得分的机会,通过一个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培养其综合能力。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也可能出现跑题答错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发挥自身作用,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回答轨道上,使学生陷入思考逐渐发现正确答案,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讨论环节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要保证论题设计的合理性,做到因课制题,在讨论环节需将课堂重点内容作为讨论重点,并且由学生进行回答与补充[4]。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会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组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继续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补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留意学生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对学生问题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业过多,因此,教师不能盲目地布置作业,需进行严格挑选,要求学生要做的作业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将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个层次,前者主要为全体学生都应该完成的题目,而后者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尽可能的去完成题目。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度偏大的讨论题,这类问题可以安排在讨论环节,由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这样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并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具有较大影响

[5]

结束语:

新教法的实施会增加课堂容量,要求教师授课时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更加准确、精炼的展现出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注意掌握学生学习兴趣点,将其作为教学切入点,转变教学思维,以“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相关初中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立静.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中),2015,11(3):104-104.

[2]郑小春.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的途径[J].新课程(中),2016,12(12):229-229.

[3]魏捷.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5,17(1):173-173.

[4]朱天龙.浅谈初中政治教师如何提高政治教学质量[J].中华少年,2016,28(16):9-9.

[5]周晓洪.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12(3):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