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浅谈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张洁

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新时期技工院校不仅需要提高技校生的专业技能,还要重视技校生德育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技校生有效地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

智育、体育和德育分别可以比作教育的中心内容、物质基础和方向保证,而德育最为重要。教育价值取向应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思想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技工院校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妊娠发展轨迹。因此,技工院校有必要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下面我们探讨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1 找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1.1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技工院校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正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往往表现出极强的独立意识和求知欲,在情感方面也比较丰富。在行动中往往也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体验和尝试。从理智上想进行自我控制,但实际上有很难控制自我,内在心理往往与外在的行为不匹配,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甚至会陷入困惑。因此,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就是使技工院校学生能顺利度过转型期,少走弯路[2]

1.2 根据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职业道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培养目标,技工院校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将是直接走向社会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就不可能做到热爱岗位,努力工作,也就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也无法完成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因此,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综上所述,在技工院校德育工作中,要从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把握德育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点,在实际工作中应配合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前提

当前技工院校生源大都是高校落榜生,由于学习不好,他们饱受“白眼”和“歧视”之苦,因此普遍会有自卑感和失落感。

首先,我们需要消除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治愈他们的心理创伤。对于刚刚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第一课就要让他们分别记住自己初中三年的经历,落榜的心情,以及现在来技工院校的打算。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平静地面对失败,笑对未来。失败其实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你被失败击倒了永远爬不起来,要知道学习一项技能对社会也很有用[3]

其次,针对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的上进心。技校生大多基础薄弱,这也是影响其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个人指导,特别是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进步,发现后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2 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先决条件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思想素质教育可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导向和动力,而文化素质教育又是思想素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是很难具有很高的思想素质的。因此,技工院校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不能忽视文化课的重要性。

首先,技工院校要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正视文化教育。当前,许多技工院校不重视文化教育,导致文化课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小的文化课很少,老师也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而事实上,技工院校的学生本身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其目前的文化知识水平还不能满足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在部分方面,他们还不够成熟,思想比较幼稚,看不到问题的本质,特别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他们迫切需要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

其次,要调动技工院校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技校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对文化课的学习往往会有抵触、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告知其文化课学不好,专业知识也很难学号,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产品或技术更新换代很快,要想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而前提是把文化课学好,打好基础。

2.3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

首先,要重视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课程是技工院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大都对政治课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引入新方法,弱化学科理论体系,更加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问和探究。

其次,课外活动对于学生思想执政教育非常重要。技工院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拔河、篮球、歌唱和书法等多种类型的比赛,这有助于培养技校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可以小组的形式,自由地去开展相关活动,从而培养起创造能力及主体意识。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要关注技校生的特点,把握其内在倾向,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引导技校生热爱本专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校生自由对所学专业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将“学以致用”上升成自身的行动指南,热衷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职业道德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丽萍. 加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思考与建议[J]. 现代职业教育,2016(14):182-183.

[2] 白金福.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 2013(27):24-25.

[3] 李颖. 浅谈如何调动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J]. 2014(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