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试论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创新研究

陈桂星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摘要:在当前职高教学中,服装设计始终是一门不衰的热门行业,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个性化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对于衣着服装的独特性、个性化要求进一步提升,服装设计专业又一次转热。未来服装设计师要有把握时代潮流,引领时尚,不断创新,善于突破的特征,这也就对于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职高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职高教育;创新思维

一、职高服装设计学习中创新思维包含的方面

在职高教学中,我们探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具体的指向的。在当前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可以具体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独特性,在当前市场需求下,可以发现,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越发的关注到新、异,关注到独特性。由此,任何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要关注到自己设计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绝不是一个简单的logo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真正的有自己的品牌文化、设计理念在其中。服装设计的独特性,要求服装设计师能够把握流行趋势,对衣服的设计有独特的见解,绝不人云亦云,在流行大趋势下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产品。

其二,敏锐性。2002年,意大利球队的圆领为许多服装设计师带来了灵感,于是引发了那年夏天的一轮圆领热潮。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寻找自己的灵感,并且捕捉到流行的趋势。很多时候,是服装设计师带动了流行,而不是已知流行趋势之下的追随,只有走在潮流的前列,才有可能创造出适应时代又独具个性的产品,这也就要求设计师具备敏锐性,有创造设计的灵感,也有捕捉潮流的能力。

其三,变通性。作为服装设计的工作者,要有足够的变通性。服装设计本身就是属于一门实践类型的课程,尽管教学中会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但是更为重要的,仍然是学生本身需要勇于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在大框架下做出自己的特点与风格。作为服装设计工作者,及时打破限制,做出自己的独特产品,这是课堂中教师所教不出的,也是从业者的必备素质。

其四,综合性,服装设计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知识的积累等才能实现。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工作者,需要熟悉色彩、熟悉人体结构,知道男女之间的不同比例,熟悉潮流、熟悉经典的复古案例等,这些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实现的。综合性是一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的必备要求。

二、职高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很多时候,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发展,是缺乏明确的规划,或者说规划只在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人才”,而这样的规划往往会限制到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产生及培养,很多时候,职高学生甚至会出现单纯的为了一门技术而学习的想法,这实际上与服装设计专业本身的专业需求及特点有很大区别。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告知学生自己的职业特征所在,帮助学生建立独特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事实上,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独特的职业眼光和职业自信,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很多时候,职业院校学生会有一些放荡不羁以及自卑的心理,教师帮助学建立自信,正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基础,也是完成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诉求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前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以及终身学习的专业。学生在未来想要从事服装设计相关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新的技术,把握流行趋势等,而且要随时补充和了解不同材质、色彩相搭配的效果等,这些单纯的依赖于当前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学生在日后即使进入到工作岗位中,这些也是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完善的。在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提示学生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打破教材的限制,将新的教学内容带入到课堂中,将最新的案例、实际的设计思路等都带入到课堂,毕竟仅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有大量的经典案例可以被随时引用,需要教师及时的搜集。

(三)从色彩入手扎实基本功

对色彩的判断与掌控能力,是作为服装设计工作者的必修课。焦糖色的流行,让这个原本不起眼的颜色的美被充分的发现,事实上,很多时候,一个颜色的设定能够为整个作品增色许多。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工作者,要具备掌控色彩的能力。色彩有时也能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关注到季节色彩、人工景物色彩、自然之色——春天明媚的绿、青、黄;夏天艳丽的红、黄、蓝;秋天绚烂的金、褐红色;冬天宁静的紫色、青灰色。几乎每一种颜色都可以代表一个季节,而设计师的灵感正是来源于对这些色彩的不断把握中。在当前职高服装设计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四)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实现与工厂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服装设计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专业的服装设计能力,打破规则的前提是熟悉规则,只有当学生熟悉规则之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打破规则。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机会,进行自主的创造。事实上,一个成功的服装作品无异于一项艺术,这些是带有鲜明设计师个性特征的,也许在课堂中,学生学不会如何发挥设计,但是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如何去运用知识而不是记住知识。

在当前职高院校对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不是单纯的职业技术的培训。

结语

服装设计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科目,毕业之后从业往往是走在流行前沿的服装设计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穿着打扮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市场对服装设计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高。职业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一直都较为流行,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单纯的具有设计服装的能力的技术工人,是教师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徐云旺.浅析高职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7(24):74.

[2]吴学云.试论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7(16):146-148.

[3]金双.浅析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方法[J].艺术科技,2015,28(07):283.

[4]刘君,吕航,曾丽,高劲松.浅析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特殊性[J].艺术教育,2009(08):23+27.

作者信息:陈桂星,女(1982.7),汉族,福建龙岩,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服装结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