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再谈历史课堂的打造

/ 2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再谈历史课堂的打造

陈朝霞 徐金一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初级中学

德国著名哲人雅斯贝尔斯说过一句充满诗意地话:“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工作就是在为学生服务。如果在课堂上,窗外有一丝风吹草动,学生的注意力立马跑到窗外,这不能不说是教师的遗憾,因为我们的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忙碌了很长时间,却一无所获、茫然无知,这也是一节课的失败。只有当我们的课堂达到“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的境界,那么教育的内涵才可谓有了质的飞跃和升华。那么我们老师要如何做好那片云、那棵树呢?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精雕细琢。

1.润物细无声——发挥语言魅力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其实,教师动情的描述,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课时,我模仿谭嗣同在菜市口刑场上对监斩官高喊:“你过来,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会,抓紧行刑。“我”大义凛然地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学生观看着谭嗣同的画像,听着这感天动地的呼声,无不动容。一个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牺牲的鲜活人物,永远活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上课的说话艺术和技巧,多使用生活化和通俗化的语言,这样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时,上课时我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作导入: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根据这段话,联系上节课《北伐战争》,引导学生思考:“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比喻什么?“孵出小鸡来”比喻什么?由此导入更增添了历史的生动性,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 借得东风好行船-----创设历史情境走近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课堂是教师发挥语言魅力的主阵地,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渲染历史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碰撞,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历史。例如在讲授八上《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泱泱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无数仁人志士的抗争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新回到那炮火连天的甲午战场,感受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这样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命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让学生触摸鲜活生动的历史,还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场景。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课本上也有圆明园被焚毁后两幅图片的对比,但通过教学视频的播放,学生真切的看到了那冲天的火光,滚滚的浓烟,侵略者的狞笑,看到了精美绝伦的圆明园瞬间变成了废墟……视觉的冲击引起了情感的共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奋学习,努力奋斗,也自然而然的落实了本课的德育目标。

3.横看成岭侧成峰——灵活整合教材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意识的把教材上的东西都一股脑地教给学生,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处处是重点。因此,我们每节课设置的目标都不应太大,而且要根据课标尽量把目标简单化、具体化和细化。尤其是问题设置要小,学生回答要有方向,有话可说。

另外,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课标要求或者某些时代特点而编写的,有时会存在某些个人偏好。其内在逻辑关系未必符合学生思维习惯,会对学生学习造成障碍。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顺序做出调整,不要不加思考照搬教科书结构,要跳出来,用自己理解的结构去重新构建,以发挥教材的最佳效果。当然,在构建时要注意逻辑关系,要理出历史的主线,分辨哪些是真正需要讲,哪些是可以不用讲的,所讲内容都要为自己设计的结构服务。

比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时,我把有关列强的侵略四次战争,放到一起来复习,让学生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事中,一步步认识到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进而得出结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从而引出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

在系统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课程的灵活整合,既体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也着实体现了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4.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参与课程

课堂既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扮演历史人物,编排历史短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人物,体验当时人物的所想所感,也会让学生倍感亲切,感觉历史并不那么遥远而冰冷。我们知道,一堂好课,教师是组织者,不是照本宣科,维持纪律,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不是主播自说自话滔滔不绝,而是师生对话,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参与就是学习”的理念。

在学习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时,我先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一名学生以黄埔军人的身份,介绍黄埔军校;然后在北伐战争前,又变成老师做记者,让学生当蒋介石,在誓师现场进行采访,让学生说北伐的对象、目的等;后来又战地连线,分别联系“我台”驻两湖战场、江西战场、闽浙战场的记者,记者让学生来担任,介绍战争进展。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学生的兴致很高,激活了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时候,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是怕他们搞砸了,影响到正常的讲课,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他们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让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会给我们创造一个个奇迹。

5.便引诗情到碧霄——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是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除了给人以知识和能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鉴往知来、陶冶情操、道德感染、加深涵养等功能。这些功能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我们的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或者是虽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在教学中却生搬硬套,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以致使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实现。

要实现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我们要注意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关系。老师要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有趣的历史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类历史文化中伟大的精神力量。

联系现实进行学习是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比如在讲《北伐战争》时,用习近平、马英九握手的照片做导入,以诗歌《娘,大哥他回来了》上半部分导入新课,感情真挚,略带抒情。本课结束时,再以诗歌后半部分作结,录音慷慨激昂,升华感情。这样整堂课做到了前后呼应,真正做到了浑然一体,而且情感丰富细腻,会给学生更大地、来自内心深处的触动。

通过历史学习以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很有必要,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更是必不可少,以后我们在这方面也应该更加重视。

6.千淘万漉始得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启发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培养学生思维时,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教材,要重视导言和结论。比如每节新授课我都出示导学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领会到学习的重点;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查找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概括一段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想、会想、善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事件背后的原因,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施以援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激励学生勇敢地迎难而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解放战争人民军队胜利的原因时,可让学生回顾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然后提醒学生也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同样还可以联系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形成一个模式,那就是从战争的性质、人民群众的支持、作战方针正确性、士兵英勇作战等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除了在课上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因此老师要适时设计一些有新意、拓展性强的课外活动,如讲述《社会生活的变化》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了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对比现在的生活,体会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这类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并且学以致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真正将历史学习延伸到了课后。

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千差万别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像玉器需要精雕细刻一样,我们也要对教学活动巧妙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样,历史课堂活动一定会呈现出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