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藏文写作能力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论初中藏文写作能力教学

格桑曲珍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中学 860300

  [摘要] 作文教学是中学藏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又是藏文教育系统中最具综合性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考查。如果说作文是检验学生藏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那么,作文教学则是检验老师藏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要卓有成效地搞好藏文教学,保证藏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卓有成效地搞好作文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藏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作文教学能力

  [关键词] 写作兴趣、观察感悟、真情实感

  藏文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初中藏文作为基础语文教育,写作能力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作文教学引起初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做好初中藏文作文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这个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藏文教师,令藏文界同仁们感到无比棘手。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起来,直接影响到藏文教学质量,要提高藏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只有攻克难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现提出几点见解,与同行们共同探究。

   一、提高写作兴趣,积累写作材料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积累写作材料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观察能力

  写作的灵感在哪?在生活、在实践活动。这就必须让学生多实践、多观察、多感受、多体验,从生活积累中获取写作的源泉。学生也不是缺乏生活,要说他们的生活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丰富多彩的。但为什么写作的时候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呢?我觉得关键是学生观察不得法,没有用心观察,往往会形成一种视而不见的反差现象。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亮子和一个瞎子同时爬楼梯,爬到顶层时瞎子能说出楼梯的级数,而亮子不能。要说亮子看得见,应该能说出来,为什么又说不出来呢?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有心观察,一个是无心观察。常言说:万事留心皆学问。一开始,学生可能想观察,但不知道怎样去观察。这时,老师就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事物。如观察一朵花,你可让学生先看花的形状、姿态,再看花的颜色,然后用手摸一摸感受花的质地,最后用鼻子嗅一嗅体会花的香味,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比较比较这花与其它花有什么不同。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还不一定形成能力,因为他还不一定形成习惯,只有让观察方法变成一种观察习惯才能转化为一种能力。因而教师光讲观察方法而不让学生亲身去实践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不起作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大课堂去感受、去领悟、去体验。如中秋赏月就让学生坐在草坪上,边吃月饼边观察边开展与中秋有关的一些活动;再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放放风筝、爬爬山、学野炊、办篝火晚会等等。学生玩的时候就有目的让学生观察体验,再布置与之有关的作文,学生玩的兴趣盎然,写作才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富有个性。

  三、勤写片段,多记日记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勤写片段,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如在人物描写方面,采取动景、静景等多角度描写训练,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平时勤写片段,多记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益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每位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大至一千八百字的篇幅,可以对时事发表看法和见解,小至遣词造句。也可以是写一段有关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片断,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爱写日记的好习惯,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后,素材积累丰富了,写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体现主观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一个能大胆写作的学生往往能从人的心灵体验出发,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底蕴,真情的拥抱生活的亮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引导学生以有心者投入貌似平凡的生活,真实的去写生活。不但看到生活中的大事,也关心那些小事。引导学生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也应关注“阴暗面”,不但看到生活的琐碎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情感体验才有纯度,才显得真实。教师还应主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不断地提高理性认识,使写作有呼之欲出之势,文字能宣泄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所以教师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就慢慢会有独到的见解,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了。

  五、多说多写,下笔成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很多例子,有些学生很会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而在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写不出多少内容来,究竟原因何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说”的机会较多,几乎不费多少力气,但“写”的机会很少。光说不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重在指导学生说练结合,多写多练,并且,不但要说得好,而且要写得好。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训练题,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有时先让学生思考,下课后再让学生练习,要求写在作文本上,有一些当为作业题去做,比如,让学生写出作文题的题眼及作文的提纲,有的则写续写部分,有的进行改写训练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写作水平相应地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情绪也日渐高涨,并自发地开展了写作竞赛活动。

  总之,通过几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学生不仅有了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语言上、形式上也有了自己的个性,如日记体、书信体、访谈体、戏剧体等等,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个性在作文中充分体现出来了。他们深深懂得了写作是一条远航的船,只有划动真情的船桨,扬起个性的风帆,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王君.中学作文教学个性化的理论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2007(12)

  [2]金林.中学藏文作文的个性化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3]耿红卫,张丽娟.中学藏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