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舞蹈编创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浅谈幼儿舞蹈编创教学

刘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美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舞蹈编创的教学,顺利完成幼儿在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培养成为了首要目标,积极地寻找和探索适合幼儿的舞蹈编创教学方法,同幼儿一起感受世界,发现美、创造美,并提高积极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编创;教学方法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艺术领域中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1。幼儿对艺术表达表现都来自于幼儿的全部生活经验。幼儿舞蹈创作的灵魂就是“原原本本的生活经验”,也就是生活化的舞蹈,体现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通过舞蹈编创课中教师的引导和观察,让幼儿大胆的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和生活体验。不断提高表现的手段和效果。在幼儿情感方面来说,能让幼儿从被动的体验生活带来的经验到激发幼儿对舞蹈对艺术兴趣和喜爱的情感。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并用的能力,创新发展出更多适合幼儿的舞蹈,让幼儿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通过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相互讨论和商量,相互鉴赏和共享,相互点评和模仿,促进幼儿的语言、动作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的选材

幼儿阶段的舞蹈编创如果离开幼儿的实际生活,那将会像白纸一样的空洞,毫无任何内容可言,更别说舞蹈的色彩和情感了。并将会让舞蹈编创课程也变得很死板,呈现出一味地模仿,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再无任何灵魂可言。

由于幼儿的舞蹈编创都来自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见所闻,所以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舞蹈编创时应当按照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去完成和设定,增加幼儿对实际生活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设定,如“小花猫爱睡懒觉”、“小鸭子,嘎嘎嘎”、“我帮妈妈擦桌子”等这些日常中都会见到或者发生的事或场景,更加容易让幼儿产生积极地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能力,认真从每一件小事上去学习的习惯。通过邀请幼儿运用肢体的表达方式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和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到编创活动中,增加幼儿对于艺术领域的学习热情和喜爱。

5ef2bf7822bf1_html_e24e167aee7f47ed.gif

采用游戏和编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长时间,所以凭借小学生正规的教学模式是非常不适合幼儿学习的。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宣扬的主要教学手段都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所以我们很好的抓住幼儿这一特征展开舞蹈编创游戏教学。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快速融入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的某一个环节通过播放音乐,如“老鹰捉小鸡”、“大草原上的小老鼠”、“欢乐对对碰”等各种各样的游戏中,让幼儿根据教师随机播放的音乐进行自主编创。我们可以将幼儿按比例分小组,然后按小组的顺序进行表演。首先,放一段音乐,请愿意的幼儿先自发的随性的跳一段舞蹈。然后,再邀请其他幼儿一同参与到编创游戏环节。教师对于小班幼儿动作不进行规范和调整,主要是给予幼儿表现的机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在每一次的编创课程结尾之时,教师会对大、中班幼儿的动作进行总结和点评修饰,使其动作更具有舞蹈化的标准,将生活语言变得更舞蹈肢体来表达。

游戏中编创教学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改善幼儿的学习态度,适应幼儿“玩”的本性。幼儿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交往、团队协作、编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5ef2bf7822bf1_html_2c6767864498b5e4.gif5ef2bf7822bf1_html_a2ec4aab8c189761.gif

选用角色模拟的情境教学方法

角色模拟就是幼儿通过特定的角色进行已有认知的扮演和表演,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通过幼儿在已有记忆中的回现,进一步帮助幼儿对事物的再次理解和创新。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通过角色模拟,可以更好的顺利推进舞蹈编创教学。

如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给出特定的人物形象,让幼儿进行编创。“在森林里跑了一天的大狮子,突然,看见了一条湖泊,这时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舒服的躺在湖泊边树荫下,小憩一会儿了”,幼儿分组表演,互相商量谁扮演大狮子,谁扮演大树;互相商讨大狮子怎么躺,躺姿势是怎样的,表情是什么等等。通过幼儿已经学过或者自己创新出来的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一情景下大狮子的状态。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意见,教师的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还是垂直式介入,通过介入的不同方式和时间,使幼儿的舞蹈编创活动变得更有趣更不一样。

在情境教学下的角色模拟活动里,不仅可以达到增加幼儿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还促进幼儿对艺术领域(舞蹈和音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让幼儿舞蹈编创课程变得更有趣味性。幼儿在编创的时候通过自主的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是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幼儿为主体,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把课程内容和方向交给幼儿来选择,幼儿通过自身需求来完成一系列的课程设置。

5ef2bf7822bf1_html_a848424414d5b25c.gif

总结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教育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幼儿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里关键的是美育。幼儿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指南》中强调艺术领域的目标“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舞蹈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一块基石,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舞蹈编创主要培养幼儿的创新发展和思维开拓的能力。通过贴近的生活素材以及角色和游戏的编创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提升幼儿舞蹈创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魏珊珊.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研究[J]学园,2016,02.

[2]樊兴华.隐而不见的情绪一试论舞蹈中机构与细节对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 48-51.

[3]国春鼎.早期教育阶段幼儿舞蹈课程的实施准则小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4(6):291-292.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2013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