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育的造字之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1

教与育的造字之意

汤文彬

重庆市开州 区赵家片区教育管理中心

“教(jiào)”,形声字,从孝从攵(攴,pū,象形,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本义是轻轻地击打,楷书中写作反文旁)。孝,从爻(yáo,组成《周易》卦的长短横,即“—”和“--”)从子。子承爻辞(《周易》中说明爻义的文辞)是传;子承爻象(如《周易》乾卦的爻象为六根“—”)是习。

5ef2c306aeefd_html_c961991f650966d0.jpg

《周易》乾卦(来源:百度图片)

教,以攴促孝,意为“上以施,下以效”。教通斆(xiào)、敩(xiào)。斆或敩,从学从攴,以攴促学,为斆为敩。亦或是:教,从爻从子从攴,“上所施,下所效也”。身体力行是教,以身作则是教,正身明法是教,上行下敩(xiào,效)是教。教以学为旨。学,以臼(jiù)、爻、冖、子结构,意为上面对变化(规律)的磋磨(沉淀),孩子在下面稳定的建筑物里得到学习与成长。《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ef2c306aeefd_html_c0a5a4856ce8dcc0.jpg

“教”的演进(来源:百度汉语)

“育(yù)”,会意字,从云(变形)从肉(月)。“云”字从二从厶(sī)。“二”指“再”、“复”。“厶”指“自我”。“二”与“厶”联合起来表示“自我复制”、“自我拷贝”、“自我繁殖”。“肉”指“肉身”、“身体”。“云”和“肉”联合起来表示“身体的自我复制”。所以,育的本义是“生” ,即: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

5ef2c306aeefd_html_3f4ab7de8bf3149a.jpg

“育”的演进与意义(来源:百度百科)

人类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这两重属性。光有生物性而没有社会性,那也不能称其为人。比如,孩子出生以后把他丢弃在原野上,结果被狼群收养,他就成了“狼孩”,吃食和狼一样,要把生肉丢在地上,他才肯去吃,而且是像狼那样光用嘴吃,绝不会用手把肉拿起来送到嘴里。后一种吃法是人类社会里人的习惯吃法。狼孩在生物学意义上是“人”,在社会学意义上是“狼”,是狼群养育了他,教会他狼群社会的习俗和规则。所以“狼孩”不是完整的人,只能算是半个人。所以,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孩,必须用人类社会的习俗和规则加以培养,即: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

由此观之,教育应当是促其真成其善的过程。促其真,就是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儿童自身本能的因素得到尽其可能的发挥;成其善,就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让儿童获得并具备足够的利于人类发展的社会属性。因此,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主张“发现孩子”;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5ef2c306aeefd_html_6d935a7c717db718.jpg

“玩”得入神的儿童(来源:生活自拍)

参考文献:

1.https://hanyu.baidu.com/:百科释义。

2.https://baike.baidu.com/:详细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