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探讨

李赛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高铁调度指挥是高铁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只有通过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对整个系统中的人、环境、设备及管理等进行持续的优化升级,才能形成一个可靠、稳定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可持续的高铁运营安全。

关键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开通使用,确保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抓好运输安全,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善铁路技术设备条件,不断完善和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调度指挥的规章制度,这是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与质量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一、我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现状分析

1 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调度指挥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速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列车速度的提高缩短了时空距离。对于某些安全隐患,虽然在既有铁路突发事件中不会造成巨大危害,但是在高速铁路中却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因此,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点也相应发生变化,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运输指挥安全保障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高速铁路具有世界先进的运营调度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移动设备。在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中,还广泛应用了先进的工务工程、牵引供电等技术。高速铁路作为高新技术的集成,铁路部门只有对这些先进技术装备进行合理的运用和维修,确保设备运用质量,才能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给运输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3 速度、密度、质量并举的运输模式增加行车调度指挥难度。

我国国土辽阔,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客货运输需求对铁路运输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全面提高旅客列车速度,以满足旅客运输尤其是春运、暑运、节假日运输需求;二是加大铁路运输密度,以满足客运运输需求;三是加强客运运输服务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在这种运输环境下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调度指挥面临许多难题,如坚持速度、密度、质量并举,运输强度将越来越大,主要干线大部分区段运输能力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运输安全与运输效率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大大增加行车调度指挥难度。

二、加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建议

1 强化调度基础管理

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立身之本。在人员选拔上形成择优准入制度,制定高速铁路调度员从业基本条件,从年龄、文凭、经历、业务水平、日常表现等方面层层筛选;把思想教育纳入调度员日常必修课,加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让严格的标准成为工作的习惯;业务学习实行适用性、针对性岗位培训,定期考核学习效果;实行岗前模拟仿真演练,联调联试期间调度员要提前介入、提前了解;经常带问题下现场,了解所辖区段人、车、环境、设备状况,在指挥中做到得心应手;执行岗位作业标准,恪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

2 加强高速铁路高素质调度队伍的建设

在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瞬息万变,需要调度员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果断采取措施。因此,铁路部门应加强高速铁路调度队伍的建设以实现人机系统的协调统一,确保行车安全。

(1)以“高标准”强化调度队伍管理。把安全意识作为调度安全文化进行建设,以此为载体,培养调度人员“安全第一”价值观,逐渐形成约束激励体制,提高其责任感和事业心,使调度人员养成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2)形成调度人员的培养机制。一支高素质的高速铁路调度队伍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需要一套有效的培养方式,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并且由于调度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获取的专业知识不同,因而应系统、持续地进行该培养机制。

(3)建立、健全调度员科技信息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便于在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应针对每个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建立、健全调度员科技信息库,以方便调度员随时查阅学习和及时更新知识。

(4)形成制度化的人文关怀。由于高速铁路调度员的工作特殊性,其工作过程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工作压力大,紧张和疲劳成为了高速铁路安全的“隐形杀手”。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调度员的工作时间是调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3 完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度

不断总结完善高速铁路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清理、汇总各项规章,废除过期及不适用的规章,消除规章不统一、相互矛盾、杂乱等现象,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

(1)实行调度工作流程化。通过对调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和详细设计,明确各步骤工作内容及下一步工作流程,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

(2)实行调度工作标准化。如果没有流程化、标准化的制度,很难实现统一要求,出现工作职责模棱两可甚至导致安全生产出现“真空”。调度人员对工作理解、掌握的透彻程度决定着流程设计标准化的质量。只有在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才能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必要的互控、联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量。

4 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具有速度快、密度大的特点,同时受设备自身及外部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非正常行车时对调度人员的操作依赖性较大,任何调度指挥的瑕疵都可能对运输安全造成威胁。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的制订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实行非正常行车专人盯控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力量,定期进行各种非正常行车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不断提高和丰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科学、安全、可行,使调度员有据可依。

5 优化设备控制

设备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手段,在正常状态下,高速铁路运行以依靠设备自动控制为主,应尽量避免调度人员通过人工操纵设备实施控制,从而减少人工干预过程中的人为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状态异常,调度员应该充分发挥盯控作用,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坚决杜绝主观臆测,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6 严肃施工计划申报、审批,严格施工日计划管理

制定施工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各施工管理单位必须按规定申报施工计划,对产生的临时施工、故障施工、非本专业天窗的施工等,一并纳入考核。施工审批部门严肃施工月计划审批,克服随意性、盲目性。施工办每日认真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制定详实的施工日计划,交与列车调度员实施。

7 完善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

制定各种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实行非正常行车干部盯控制度。高速铁路列车密度大、运行速度快,受天气、设备影响较大,非正常行车时调度指挥考虑不周将会对运输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必须制定各种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并会同各部门进行各种场景的演练,以丰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随着管内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调度所根据运营情况,共制定了四十多种应急处置清单,基本涵盖了各种典型突发事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检验,对调度员应急处置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调度安全是运输安全的关键,通过不断强化调度指挥的安全意识,完善和提高调度指挥水平,是提高铁路运输质量与安全的根本途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高科技力量和高度的责任心保安全,提高调度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1]李宏.关于高铁车务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2(2):17-18.

[2]宗成强.浅谈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机械,2014(18):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