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农村小学生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探究

闫光利

河南省 台前县马楼镇中心学校 河南省濮阳市 457600

摘要:农村教育历来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而且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尤其是时代责任意识逐渐淡薄,引发了人们对农村地区学生责任感缺失的担忧。本文笔者从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责任感现状并找出原因;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新时代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活动,唤起、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开展家校合作,提供多方面的责任空间等方面探索培养农村地区小学生新时代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生责任意识;责任培养

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信息比较封闭,没有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氛围;由于过度溺爱子女,使得现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甚者,一些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使得这部分学生长期缺乏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使得学生不好好学习、经常逃学迟到等,严重影响了良好品德的养成。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责任感现状并找出原因

为了摸清小学生新时代责任感的现状,并分析出其中的原因,笔者对我所执教的小学2-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经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小学生整体具有时代责任意识,但是反映在部分学生身上,责任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缺乏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自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矫正等等。并且,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责任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年龄越长、年级越高,责任意识越淡薄。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和教师把主要教学精力和资源放在了提高学生应试考试上,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越大,学校对学生时代责任的教育就越欠缺,客观上使得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越淡漠;二是家庭责任教育的缺失。现在小学生娇生惯养,家长采取了包办式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观念淡漠。

  1.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新时代责任意识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新时代责任感,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意识和担当。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作用。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新时代责任意识。如,语文教师抓住语文课本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总理、《小英雄雨来(节选)》中的雨来等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而刻苦学习的伟大理想和责任;道德与法治教师抓住课本中“干点家务活”等单元,通过让学生帮父母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1. 结合实际活动,唤起、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时代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唤起、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农村地区家里剩下很多独居老人。学生定期到这些老人的家里打扫卫生、置办米面等生活用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独居老人之间的感情,解决老人生活上的不便,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关心老人、敬爱老人的优秀品德和责任感。另外,班干部相对其他学生来说普遍地具有更强地责任感,这与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呼吁其他学生向班干部学习,让学生在学会感恩的同时,让其进行角色互换,体验班干部的艰辛和身上的重担。

四、开展家校合作,提供多方面的责任空间

农村地区,由于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缺乏时代责任担当和意识,因此不能对学生很好地进行责任教育。学校可以搭建平台,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不仅树立家长的时代责任意识,而且让其懂得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创建微信群,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家访,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尤其是品德方面的表现反映给家长。其次,教师要家长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改变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教育方式。让子女在芒种收小麦时下地干活,亲自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艰辛,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总之,农村学生新时代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首先要调查清楚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并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其次,学生主要的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结合学科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再次,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最后,与家长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责任空间。

项目: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生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培养探究》

批准号:19—HJYY—283

参考文献:

[1]李继荣.农村教育视角下的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8+10.

[2]董军芳,陈静.教育边缘化的留村儿童——对河北省Z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J].邢台学院学报,2016,31(03):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