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2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策略

刘明洋 王欢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课程是学生成长、成人的平台和跑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课程”。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渗透德育更为容易。作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者,要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多样性等优势,将德育目标有机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上锻炼成才,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达到“人人参与德育、处处进行德育、事事渗透德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在高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位教师必须要将德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来,促进整个班级朝着更加积极、团结的方向发展,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携手合作,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明确德育教育的价值

道德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政治道德教育方面,都是道德教育。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教育方向。首先,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高中阶段开始,很多学生会发现,大多数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来分析,而是让学生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和判断,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提高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道德教育是在辨别是非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劝说他人,从而整体呈现良好的社会面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最后,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自强的良好习惯。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外在的约束,而是让学生觉醒。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面临怎样的困难,学生都能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德育的实质是学生思考自我,认识人性的闪光点,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确立现阶段必须达到的发展目标,并逐步走向最终目标。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反省和激励自己,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劳五项技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师的自身素养的建设和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做一名教师,而且要以美德为榜样。在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教师导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的提升。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道德观念,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设和提高,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水平,使之成为教育的楷模,让人学习和钦佩。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教师要学会适时转变,让道德观念接踵而至,增强道德教育的力量。我们必须避免遵守规章制度,否则教育的效果会大大降低。比如,一些高中教师还在用一些老典故,比如程梦丽学来教育学生。虽然这些典故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毕竟这些内容与时代脱节,不能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那样契合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习。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与学生友好相处。由于高中生心理成熟较早,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年人。因此,教师不应以优越的方式,通过训诫、批评等方式与学生沟通,而应放下态度,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要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实际上和他们处于同一个位置。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的严谨和爱心都在他们的呵护下,从而打破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三、立足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体验活动中渗透德育

职业体验是高中生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当代高中生生活条件较好,但缺乏努力工作的机会;有更多了解社会的渠道,但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有些学生不懂得珍惜别人的成绩,缺乏感恩和责任心,不懂得为社会和自己奋斗。职业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课本,获得最直接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职业生活的艰辛和快乐,努力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身的自我规划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规划打下基础。同时,每一位参与体验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专业体验,增进对专业的理解,增进对不同专业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的了解。比如,高中新生“进军营”体验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军营、与官兵一起训练、学习国防知识、观看经典军事电影、学习唱歌等方式,提高对军队的“奉献精神”革命歌曲、参加军训、开展各类军训相关技能竞赛、担任警卫岗位等“勇、忠、纪”等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增强了民族意识学生的安全和集体意识。此外,还有学习型产业、学习型农业、学习型企业等多种专业经验,也能将德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或模拟情境中的实习和实践,实现自己的专业角色,使学生真正了解各种专业生活,增强对行业规则的理解,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抱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而达到“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有独立、独立的态度和能力”的德育目标自我完善,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播放教育视频,进行德育培养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学形式应更加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道德教育的电影,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放松,从侧面缓解学生的压力,为下一次全日制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在选择电影素材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看电影是否符合要求。他一定要选择既能让同学们放松,又能感染他们的电影,教育他们。比如,在《感动中国》播出后,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们来玩。这段视频对学生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能让学生从视频独特的氛围中对这些人产生敬佩,并真心愿意向他们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好好观察,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自己需要学习哪些品质。读写结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以学为本,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这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分数并不能衡量学生的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为本的理念是不可抛弃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实际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导下逐步实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校长以周恩来总理为例,问周总理为什么要读书。周总理回答说,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正是因为有了指导等崇高的目标和理想,才使周总理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卓尔不群。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在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觉得自己对工作高度负责,吃苦耐劳,并且对班级管理方面也是井井有条,陟罚臧否,但还是有各种问题不断出现。而有些教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关系亲密,而班级里的学习,生活也井然有序。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不同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要提高班级德育质量,各位教师就必须学会个性化制定德育策略,进行量身打造。

参考文献

[1]王家柱.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2017(31):73.

[2]霍雁.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方法探究[J].高考,2017(31):2.

[3]祁容.高中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J].中华少年,2017(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