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堂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堂反思

白泊涵

烟台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其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词汇教学法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堂的实践,对汉语词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词义、语境、纠错、教师自身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一定经验,尝试从细节上完善目前的词汇教学方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 教学反思

零 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越丰富语言就越发达,表现力就越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作用日益显著。所以,如何有效地讲解课堂中出现的新词语,并且让学生准确理解及得体地运用正是词汇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课堂词汇教学实践的观察,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一 词义方面

1.词义

词义教学重点是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词的常用意义、词汇意义好理解的不用解释太多,直接给学生语境造句即可。

多义词的词义讲解一般遵循由实到虚的原则,由具体到抽象,注意区别词性,如“背(bèi)→背(bēi)”,从“背部/脊背”这个有事物形象的意义,音变之后,意义变化为动作“背”,此时还和“脊背”意有所联系;再抽象为“负担;承受”意,此时就完全是没有现实形象可以参照的抽象动词,造句如“背了一身债”。教师可以从生活中举例,由具体形象入手,再到抽象,循序渐进。

根据不同词的讲解重点,从形、音、义、结构等方面进行讲解,越单音节的词越自由,所以可以先将该词的常用结构进行讲解,是否要由简单词进行拓展,根据课程进度需要来进行。例如单音节“嫌”,可先讲其常用结构“嫌+人/物+胖/脏(形)…”。根据学生程度和需要来考虑是否扩展讲它构成的双音节词“嫌弃”。

拓展词的常用义,有些简单词也有常用的引申义,例如“害虫”一词,本义为“有害虫类”,引申义为“危害社会或他人的人”。该引申义也是我们汉语中常用的意义,所以为了让留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地道的汉语,词语常用的引申义解释也是必要的。常用词的近义词辨析也需要适当进行,例如“忽然”和“突然”这类容易造成偏误的近义词。可以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解释范围。

2.色彩和语体

常用的色彩意义也要讲出(色彩意义最易把握),主要是常用词的褒贬,以及使用环境。并且注意给学生说明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或方言特色等,有些词汇具有明显的语体色彩,适用的语体不同,如“独自”书面性很强,口语中则常用“自个儿”。讲书面语或口语时,可讲对应形式如书面语中使用“母亲”,对应口语中使用“妈妈”。另外,可根据需要来适当讲解语体、语用心理、语法范畴等。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可以将关联的家族词汇一起讲解。

在中高级汉语中可能会遇到文学语言词汇,这类词汇要先讲原本意义,再讲在文章中使用时表示的意义。例如文学作品中的“杜鹃”,就会让人们想到“亡国之思”、“爱国报国”、“春意盎然”、“思念家乡”这类的词语。这些意象有的是关于杜鹃的古老传说,有的是因为杜鹃花开寓意着生机勃勃春天的来临。“杜鹃”这个词语在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中便有了固定含义。而在日常语言中,“杜鹃”的意思就是指一种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多用简单词汇,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讲授词语,避免照搬词典注解的做法,不要使用超出留学生语言水平的词汇来讲解新词。根据词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大多有事物形象的词语可直接以图片展示或者使用教室中已有的物品进行展示,能以图片表示意义的就不要再做过多解释。

二 其他方面

1.语境

进行词汇讲解时教师一般会设置语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造句。注意词语搭配框架的提炼。有些词语使用具体语境来讲解会更清楚易懂,比如关联词“就算A,也/还/还是”就比较适合使用语境来讲解意义。例如讲解 “天气”、“温度”相关生词和用法时可以设置语境来对比学习。

首先选取语境不应太复杂、不要假设太多,应该接近生活,注意常用性和真实性。语境越复杂,解释用的语言就会越多,语境复杂会出现更多生词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以现场交际会话为原则,使用简单互动,多利用身边现有的事物进行举例和语境设置,举例要生活化。不用准备过于充分,容易局限于固定语境。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来想语境也是不错的选择。

2.提问

课堂中不宜太多使用是非问,是非问容易引起冷场,学生只会回答肯定或否定,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实际作用。学会使用“怎么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表达想法。避免问“谁来回答”,学生可能都会回避提问,设计好提问顺序直接点名提问更佳。

3.纠错

讲解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会出现一定的错误,“纠错”这个问题也需要进行仔细考虑。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一时间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可以先不讲原因,但一定要纠正语病。先给学生纠正用法,课下进行思考总结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在下节课进行解答。

此外,纠错要纠正的是语言技能层面的错,不要纠正认知层面的,认知层面好多问题由于立场不同,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纠正”容易引起争论。尤其是政治、民族问题不要做过多谈论。

4.教师自身

教书应注意自身体态、姿态,端庄沉稳,服装得体,小动作不宜过多。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避免使用方言词汇,不要带口音,不要发音咬得太重。语速不宜过快,压住速度。

要注意板书,不能全部依靠多媒体。板书和学生互动相结合,互动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集中。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注意多与学生交流,通过互动练习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教师应该先梳理脉络,自己先梳理词义。必须充分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部关系,如组合、聚合关系。学会预感知识点,有些关联知识点一定要讲出来。

三 结语

教学阶段是对外汉语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充分发挥教学技巧,将知识正确的传达给学生,是每位对外汉语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词汇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学活动,想要顺利有效地进行并不简单。因此,除了掌握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还要在运用方法原则的同时注意细节。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发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当中发现更好的释词方法,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程超.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J]. 群文天地,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