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七十年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七十年分析

刘金宝 程泓轩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三元里抗英斗争是在近代我国鸦片战争时期发生在广州三元里的重大事件,在这场抗英斗争当中三元里的民众奋起反抗英国的侵略者,这是鸦片战争时期民众对侵略者进行反抗的典范运动,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人所称颂,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民众对帝国主义进行反对的开端,在鸦片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70年进行分析,进一步将该场斗争的意义和内容向广大读者展现。

关键词: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七十年

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进程当中,在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的三元里发生了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对英军入侵进行抵抗的斗争[1]。在这场斗争的过程当中,三元里的人民对入侵的英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给当值处在灾难深渊的中国带来了一线的希望,同时也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激励的作用,增强了大家对外国侵略者入侵行为进行抗击的斗志以及决心,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于屈辱以及勇于进行斗争的英雄气概,在后人的研究中对这场斗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以及当时记录条件的欠缺,目前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第一手史实资料并不多,在史学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对该场斗争的关注度并不高,而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专著也非常欠缺。为了进一步对三元里抗英斗争进行研究,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该场斗争的重要历史意义,本文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70年进行相关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三元里抗英斗争爆发的原因

在鸦片战争时期,当时的英国为了改变长期和中国在进行经济交往过程中所处于的贸易入超的不利地位,将大量的鸦片通过走私的方式运输到中国进行出售。鸦片流入中国市场之后导致大量国民因吸食鸦片上瘾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国力和军队战斗实力。而广东当时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民众受到的影响更为广泛,在疯狂鸦片贸易的背景下,导致在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国因为需要支付贸易逆差所流向英国的白银每年达到了700万元到800万元左右,造成了经济衰退的现象。而国外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对广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广东民众的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并对倒是广州附近的手工纺织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农村家庭的手工业造成了破坏。在当时的环境下,吸食鸦片的大部分为中产阶级,吸食鸦片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中产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剥削,经济的倒退加上社会的动荡引发了广东人民的强烈不满情绪。

2有关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相关研究

在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可以将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研究氛围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2.1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成果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研究不断增多,而最早对该斗争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的陈锡祺教授,他在《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中将此次斗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描述,并在术中对三元里人民的战斗准备、战斗的经过和斗争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归纳[3]。但是由于该书是在1956年出版的,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加上史料收集的局限性,因此书中所描述的内容以今天的角度看还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当中对三元里斗争的探讨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当时斗争的领导问题上,其中包含了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领导者、斗争的性质属于自发还是组织领导以及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等内容。在50年代,广东省的相关研究机构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相关史料进行收集并进行了实际的考察,从而收集到了一些当地人民群众对该段历史的宝贵回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当时的学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是由农民韦绍光所领导的,而参与此次斗争的主要群体为当地的农民、打石和丝织工人以及部分爱国人士和学生等。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这个研究观点在当时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李龙潜在1955年所发表的文章中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是广东人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反抗的自发性组织的斗争;而刘焜炀等人的研究中也表明三元里抗英斗争是工农劳动人民所自发组织的联合行动,并不指定是哪一个阶级所主导的。在这个时期的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是强调人民群众在抗英斗争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人民群众在其中所体现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所体现的阶级性也较为明显,主要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在三元里抗英斗争当中的主要作用,而在这一个时期当中的研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但是研究的内容和主题比较单一,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2.2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研究成果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在研究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突破性,研究的方向也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此前的研究结论也被逐渐得到补充和修正。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依然是围绕着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领导问题,有学者提出三元里抗英斗争虽然是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国侵略所做的第一个英勇斗争,但是这只属于部分地区人民自发的斗争,对整个战争的结局污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元里斗争虽然是由农民群众所主导的,但是地主阶级在当时也起到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在随后的研究当中有学者对上述的观点提出了反对的看法,在陆力等人的研究中认为地主阶级并没有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发挥到领导的作用。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领导人问题的争论推动了对该斗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林增平教授所发表的观点中提出了以往的研究当中一些著作和教材对真实的史料有所隐瞒,将不可靠的传闻和访问记录牵强的添加到研究当中,他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当中农民发挥了主力的作用但是首先提出斗争倡议的是地主和士绅阶级。在吴杰等人的研究中也指出三元里抗英斗争是由人们自发兴起的。

3讨论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可以发现我国在对三元里抗英斗争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20世纪80年代作为主要的分割点,在80年代以前研究重点想突出的是对人民曲终反抗侵略斗争的意义;而在8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角度的不断增多和拓展,在研究结论上进行了不少的补充和修正,同时还开拓出了不少的新内容,提出了众多的新观点。本文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让人们意识到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时代意义,也为以后的斗争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秦利国.三元里抗英斗争研究七十年[J].岭南文史,2019(02):66-73.

[2]黎剑珊.浅谈三元里抗英斗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6):254-256.

[3]罗进美.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几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40.

作者简介:

刘金宝(1999-04-06),男,汉族,籍贯:广东省深圳市

程泓轩(1998-11-20),男,汉族,籍贯:福建省霞浦县,当前职务:学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历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