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倩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2019.01到2019.11时段内收取的外来器械共600件,以随机抓阄法纳入参照组(300例)、管理组(300例)。即参照组为传统器械管理,管理组为器械8S管理模式,比较器械质量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参照组器械质量合格率较低于管理组,即91.67%<96.67%,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管理组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过程中,8S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可提高器械质量合格率,还可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8S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既是决定医源性感染的基本因素,更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护理质量的前提。8S管理模式作为新型管理模式,由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等内容构成,通过各层面间的协同影响,增强器械清洁效果,还可在提高医务人员素养的前提下,明确中心成本控制、工作质量的意义[1]。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本课题选取2019.01到2019.11时段内收取的外来器械共600件,以随机抓阄法纳入参照组(300例)、管理组(300例)。600件外来器械中,210件为手术刀柄、160件为手术剪、120件为钳类、110件为镊子。各组外来器械污染程度比较无意义(P>0.05),且未存在损伤和使用障碍等状况。

    1. 方法

参照组为传统器械管理,涉及器械接收、清洗和灭菌、发放等工作。管理组为器械8S管理模式,具体为以下内容:

①整理。详细核对外来器械各项信息,明确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等方式,为器械编写代码且录入到资料库内,通过对器械名称、拆分装和清洗机装载、包装等内容的审核绘制说明书,粘贴到各工作区。②整顿。填写外来器械交接单,明确清洗、交接等工作,通过和手术室、器械商的沟通,待外来器械审核无误后在交接单处签字,明确闭环管理的意义。③清扫。定期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清扫、消毒工作,杜绝卫生死角;若为灭菌装载车,则应每日做好清洗擦拭工作,而清洗机更应做好过滤网、悬臂等部位的清洗消毒。④清洁。针对外来器械,进可设置接收专区,且在器械清洗过程中更应全部拆卸,直至达到最小单位,由专职组长核查器械清洗质量,而护士长更应做好抽查工作。⑤素养。以品管圈活动为前提,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参与能力、管理能力,通过岗位协助和岗位监督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工作环境。⑥安全。设立湿包率敏感指标,若为超大、超重包裹则可施行分包操作,各批次器械包均借助称重法予以湿包检测,但该项工作均由专职组长、护士长、消毒员协同完成,确保记录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⑦节约。明确成本核算的意义,特别针对无纺布、清洗酶等医疗器械,更应强调成本管理的意义,倡导节约。⑧学习。通过专家外聘的方式,完成外来器械清洗、灭菌和管理等指导工作,且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到上级医院予以学习和培训。再依据《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等内容,制定科学的器械清洗流程、包装标准、灭菌标准等,以此提高外来器械管理质量[2]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器械质量合格率。包括目测合格率、镜检合格率、蛋白质检测合格率和术后返回清洗合格率、湿包合格率。(2)比较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评分。前者是以自我价值、自我能力、自我工作态度等层面予以评估,分值越低表明自我评价越低;后者是以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结果等角度评估外来器械管理满意度,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佳[3]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若为计量资料,以5f16adeca2e7b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若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器械质量合格率

参照组器械质量合格率为91.67%(275/300)、管理组器械质量合格率为96.67%(290/3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x2=6.8268,P=0.0089)。

2.2 比较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评分

管理组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评分[n、5f16adeca2e7b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分]

组别

自我评价评分

满意度评分

参照组(n=300)

88.45±3.73

90.15±4.06

管理组(n=300)

98.27±0.48

98.65±0.59

t

45.2268

35.8852

P

<0.05

<0.05

3、讨论

与医院常规手术器械相比,外来器械使用中、使用后污染率均高于前者,特别是在使用时间增加的情况下,污染情况更为严重。即做好外来器械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可保证手术安全,预防医源性感染,还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传统理念下,外来器械使用后是以厂商自行清洗为主,到院后即取即用,但却因标准化管理模式、接收机制的缺失,存在器械清洗和灭菌监测不到位的现象,为疾病治疗埋下隐患。随着8S管理模式的提出,能够在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员工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同时,对外来器械施行规范化管理,辅之相互协作、相互督促的层面,明确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意义,杜绝污染问题[4]

综上,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过程中,8S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可提高器械质量合格率,还可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蒋岩岩.外来器械管理程序表联合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心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1):3987-3988.

[2]蔡海英.PCD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0):12-13.

[3]杨小丽.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0):160-164.

[4]谢小琴,余瑛.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9,43(0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