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动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构建过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30
/ 2

论活动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构建过程

祁金凤

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在全新的时代及教育发展背景下,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设置活动型课程具有其合理之处,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看,活动型政治课的设置很有必要。设置和实施活动型政治课程的整个过程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应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对有关目标进行综合设计;以议题为抓手,内容设计活动化;创建和谐、融洽、稳定的师生关系;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开展辨析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核心素养 活动教学

  一、以素养为导向,目标设计整合化

  最新版本的高中思政课标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为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不仅将能力、知识等多方面教学目标有效糅合到一起,也超出了具有极强创新性的三维目标。2017版高中思政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元素进行了明确,即公众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四个要素存在极强的内容相关性,它们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型课程是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引入了大量的静态知识,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他们能以良好的姿态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二、以议题为抓手,内容设计活动化

  活动型学科课程与传统课程的不同之处便是“活动”,课标提到“具有活动特征的课程内容”,即增强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大胆进行思考,能围绕某一问题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究。与传统的思政课堂相比,活动型课程独具特色,它不会受制于教材,不满足于有限的知识点,能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融合到一起,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表示尊重。无论是确定议题,还是设计活动流程,都要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现将活动型课程的具体流程加以介绍。

  首先,活动议题的确立。第一,教师可对课标议题进行全面运用。课程标准中所列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重重障碍,极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为此教师要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对议题进行加工设计,使之变得更加形象,贴近于学生的生活。第二,教师自主开发议题。一是教师要通读教材,重点关注每个单元之后的综合议题。在经济生活这个单元中,教材设计了“为就业与创业做好准备”这样的综合探究,我们可以将其调整为“怎样才能获得创业成功”,使学生对自己即将要从事的职业产生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明确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何种能力。二是教师要关注社会发展动向,根据社会热议内容设计议题。无论是时事政治,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综艺节目都可以成为设计议题的素材。三是教师要了解学生,以他们最关心的内容设计议题。例如每天上学时学校门口都会挤满了各种各样的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以此来设计议题能吸引学生关注。

  其次,活动准备工作。思想政治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具体采取哪种活动方式,一定要迎合学生的需求,可以在模拟法庭、主题演讲、实地调查、辩论比赛等形式中做出合理选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选择活动方式,让学生自愿结合成活动小组,增强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

  再次,活动开展工作。从本质上来看,在教学活动中,议题探究明显占据着重要位置。议题探究是一个动态性较强的研究过程,所有参与者都要积极互动,互动成为最核心的内容,互动效果将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确定探究方式,对教学情境进行剖析,不断加深讨论的深度,继而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遭遇了一些活动问题,教师需要适时地作出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良好的活动表现,教师需要作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此外,教师应该详细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以此来做好活动总结。

  最后,活动总結与评价。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中的得与失、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为日后更好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提升做好准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还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紧密联系教材中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增强课程内容的活动化。在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时,一般会将终结性、过程性评价结合到一起,以此来增强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三、以互动为特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最基本的要素,仅从这一点来看,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势在必行。以往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会过于关注书本知识,却没有考虑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提起思政课,学生就会联想到乏味、无聊等词汇,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在背诵上下功夫就能得高分。

  议题式教学需要师生和生生之间充分互动方能将“议”进行到底。从根本上来看,议题式教学属于生本课堂。生本不是印刷在书上的深邃理论,不是写在通知中的响亮口号,而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信念,是教育旨归。“依靠学生,相信学生,为了学生”的生本课堂要在思维、情感和心灵方面,实现师生互动和沟通。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当了组织、评价、提升、观察活动的角色,谈论、参与和表达活动的主体则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2]陈静.教学“议题”的发现、选择与实施——以《政治生活》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

  [3]陈式华.议题中心教学法: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