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通识教育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新工科”背景下通识教育探索

李文杰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新的经济形势、国家战略发展“呼唤”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通识教育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而提出来的一种人文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通识教育作为工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最直接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更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新工科;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19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高校外语教育文化自觉研究),项目编号: 2019C08。

【作者简介】:李文杰(1982-),女,黑龙江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研究。

电话:13945668262 邮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大街巴黎第五区2-2-902

  1. 新工科的内涵与特点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国家经济新形势,全球发展新时代的各种挑战。“新工科”(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的理念应运而生。尽管很多学者对于这种“新工科”的内涵或特点虽不能给出一致的表述,比如特别突出“新”的观点(钟登华、王庆环 ,2017、2017)、或者是“工科+”的观点(李华,2017),但在本质上,都同意“新工科”人才,应该是不仅仅在某一学科专业有深度,而且还应该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是一种全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能够能够运行现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具备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不仅仅只是具备技术才能的技术人员,同时也掌握经济、社会和管理这种跨学科融合的的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高尚、真正的德才兼备。简而言之,新工科是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基础,协调与共享为手段,以树“人”为方向,应对快速变革时代、多元未来的一种新理念,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因此,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提出“新工程”理念的前提下,更应该着眼于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出全面的“人”的教育——通识教育。

  1.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

“大学组织和建设的外部改造,及为赢得大学观念新形态的思维方式的内在转变。单纯以课程来实现知识的供给那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同样,单纯的观念玄思也将造成乌托邦式的狂热。怎样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决定着大学命运。”[1]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 “新工科”的背景下,通识教育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为了给专业教育打造基础,更应该是为学生正确的做人处事练就基本功,养成做人的基本品格;学会学习,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的发展。让工程类的学生不仅能够具备坚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可以把相应的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内化于心,把跨学科能力、创造性思维、美学思维、文化传承外化于行。

1. 教育的分裂与弥合。由于教育目标及教育过程的破碎性,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目标随着实际需求而轻易流变,体现在理、工、文、史的分离,市场为导向的教育领域,法律、医学、经济学成了炙手可热的学科,工科思维盛行。教育内部自身的分化,课程内部缺乏整合性和内在统一性,弱化了高等教育的“初心”-即追求完整的“人”的教育,缺失了教育整体性、完整性。新工科理念重拾了教育的 “初心”,把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养(attitude)整合在一起,提倡可迁移能力和跨学科能力尤为重要。通识教育课程要体现全面性和完整性, 它涉及人文、 社会科学、艺术自然科学和数学、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等学科领域。这种理念完全契合“教育艺术的一个原理”,也就是“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的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2]认为以人文教育为主线的通识教育是失败的。仅仅通过几个特别设计的课程无法达成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整个融合到大学的学术活动中。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并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专门知识。为了普通教育目的而学习的课程,也就是专门地区学习的专门学科……你不能把一件无缝的学问外套割裂开来。”[3]他认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4]

2.给养于中国文化。 大学教育和大学改革的真正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特质的描写的关键词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突出、使用面广、主动创新、素养养成”[5]。其中,“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公民道德、本土情怀、人文底蕴、文化品位[6]等成为这些关键词的“注解”。因此,高等教育一定要给养于中国文化,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一种安身立命的根本,使之逐渐具备一种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感,初步理解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文史经典、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彰显中华文明的发展持续性、文化整体性、文明包容性,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建设的当代使命。厚植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多元的态度,为世界变化提出批判性和建设性回应做准备。

3.“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并重,真正追求“人”的教育。通识教育不仅是丰富自我存在的价值,也是人类文明的成就。在于提升学生所处环境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的信念与选择能够有更多的反省;对及有关联的预设行为动机有更多的批判意识;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展现更多的创造力;增强对周微环境的知觉与关注;有能力面对生命中所出现有关个人、专业及社会的议题。道德意识的觉醒可以协助学生偏性反省自己信念与价值观,并学会理性的论述自己的信念与价值。面对不同的价值观,学生应该有自我意识及谨慎的自我检视。此外,深入接触与自己无关的信仰系统也会有助于发现许多冲突的原因,包括文化差异、宗教差异、社会经济差异、及科学信念的价值观。让学生真正进入思想的层面,领略东西方的智慧传统,形成对于人类文化创造和知识进展至关重要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形成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和天下为怀的知识分子品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对人类文明真善美的深刻理解。

  1. 结语

新时期工程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不仅仅是树立、落实新工业革命的人本观,而应该寻求一种“大教育,大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科学人才培养更加综合(comprehensive )的道路。那么,通识课程担当就是充实、净化心灵的角色:通过启迪、感召、熏陶的方式,以感性的震撼和理性的精神给人类的心灵以范围、充实、照耀和净化;具有提升、完善道德的功能。通过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震颤,潜移默化中完善人道德,激发人的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 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 [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

  2. 华东师大、杭大教育系编译.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21.

  3. 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2.

  4. William James, review of Clifford's Lectures and Essays, Collected Essays and Reviews (1920):143 (1879) 

  5. 王严淞.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16:8

  6. 卡尔 ·雅思贝尔斯著.邹进译. 什么是教育[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