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德育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中职护理专业德育教学方法探究

符强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110300

摘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在早期授课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化,且内容十分枯燥,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知识接受存在多方面困难。因此,教师理应在方法层面予以深入探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中职护理专业展开德育教学的具体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展开说明。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教学;护理专业;方法

引言:对于德育教学而言,基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就需要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予以激发,让其能够体会到德育课程的乐趣所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基本概念分析

通常来说,在中职教育中,德育课程一周仅仅只有两节,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能够展开交流,促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生疏。众所周知,德育教学需要充分贯彻理论实际,具体包括思想、知识以及生活等。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太多接触,对学生了解不足,这一目标自然很难实现。所以,教师理应转变个人想法,除了在课堂中与学生们一同进行知识探究之外,还要在课外时间和学生积极互动。诸如,前往学生的宿舍,了解其生活情况。亦或者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亲自前往,深入观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尽可能创造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1]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在班级中组织《弘扬雷锋精神》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们搜集一些生活中有关于护理方面的“雷锋精神”故事。学生们通过在网络中搜集,了解到了许多真人事迹,明白了“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之后,教师再在活动的尾声,进行全面总结,与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又如,学生们在参与护理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抽时间前往观摩,了解学生们活动的情况。当学生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想要放弃的时候,自己可以在观点层面给予帮助,予以鼓励,让其不要放弃。依靠这种方式,教师对于学生们的了解自然会有所加深,不仅能够明确其心理状态,而且还能知道其学习水平。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对教师产生了感激之情,进而促使彼此关系得以增进。

二、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

(一)基本概念分析

学生的个人思维普遍存在扩散性特点,对新事物的学习非常快。因此,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在课余时间不断充实自我,自然很难有效应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之中,逐步丧失自身威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真正的德育课程应当是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真正做到情理相融。在每一堂课中,若是教师都能给学生提供崭新的内容、真实的案例、独特的观点,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自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对教师有所认可,亲其师而信其道,并付诸于行动。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前几年十分知名的“彭宇案”引入进来。通过简单的文字,大致完成背景介绍之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果大家在街上看见有老人摔倒,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扶持?”“作为本次案件的法官,需要怎样判决,才能做到既不违背法律,又不失民信?”学生们经过思考之后,积极发言,充分阐述个人观点。其中,多数学生都时刻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整体角度出发,平和地进行案例探究。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的言辞表示过于激烈,此时教师就需要予以河流引导,防止其在认知层面陷入误区。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懂得如何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自如地投入到教材研究活动之中,仔细听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2]

三、采取开放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开放式教学来说,主要是指德育课程需要将社会作为基本核心,以此开展大型课堂,有计划地展开社会实践。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到市场经济浪潮之中,通过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分析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懂得如何正确应用。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相应的条件,诸如教育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学校可以提供充足的经费,教师也需要积极采用多种不同的课堂活动,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人物,让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尝试,以此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实践。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辱骂护士的病人是否值得救治”作为核心内容,开展辩论活动,安排学生们积极参加。班级学生按照自由意志,分成两方,分别坐在教室的两端,教师可以基于话题本身,将其细化为多个小问题,让双方学生分别发表意见。不同学生的想法有所不同,自身经历也都不一样,实际提出的想法必然会有显著差异。双方经过激烈地探讨之后,对于内容的理解就会有所加深,懂得从多个角度入手予以思考。经过几次此类课程之后,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在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加深内容理解,提升学习质量,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能力锻炼的效果。以此为基础,再辅以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们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养成科学的思考观念。

四、消除师生的语言隔阂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人进行表达,实际获得的效果完全不一。善言者懂得如何进行思维起点,促使别人认真聆听;而不善言者,实际表达只能平铺直叙,使听者感觉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同样需要注重个人语言的表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们对教师的讲解产生兴趣,愿意认真听下去。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所转变,从原本的被动聆听,逐渐变成主动学习,内心的积极性得到了全面激发。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教师在进行内容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需要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并通过语言的形式,对其进行充分描述,如:“某医院的儿童科室之中,由于患者人数实在太多,护士们一时忙不过来,导致对一个小孩的照顾产生了疏忽,没有及时将输液管拔出来。”同时,针对输液管予以详细描述:“大家要知道,如何输液管没有及时拔出,很容易产生血液回流,问题严重,会要人命的啊!”之后,再继续讲解:“幸亏小孩的家长及时发现,将输液管拔出,没有产生事故。但是,孩子家长此时情绪非常激动,对此感到十分愤怒,对护士大家辱骂,并进行挑衅。”在完成讲解后,可以安排学生们对本案例展开探究。由于教师的讲解惟妙惟肖,让学生们听得入神,进而加深了学习的积极性[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因此,在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理应予以重视。早期在授课的时候,由于教师采取的方法存在缺陷,仅仅懂得照本宣科进行讲解,没有积极展开创新,学生们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如此不但会造成积极性下滑,而且还会影响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转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认真听讲,进而提升自身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钟丽萍.中职护理专业德育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4):125-126.

[2]郎晓辉,陈清.浅谈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9,000(002):72.

[3]夏炳成,李运梅,蒋柳鸾.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大学教育,2012(04):51-52.

符强(1980.02),男,汉,辽宁新民,临床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卫生系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