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

郭贝贝

安徽省阜南县会龙镇何寨小学 安徽省 阜阳市 236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与推广,小学体育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课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各学校的重视,摆脱了边缘化的地位,实现了教学新发展。目前将小学体育与生活相结合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新方向,实践作证,体育融入生活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养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笔者也将从当下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入手,谈一谈如何让体育课堂融入生活,实现趣味教学,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 小学体育 教学生活化 趣味教学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农村地段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没有明确的认知,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近以提高,体育课堂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为抓起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将康,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十分必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目前农村地段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生活化教学路上的“绊脚石”,需要农村体育教师加以正确认识。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1.教学僵化,内容单一

小学农村体育教学课堂在过去一直被摆在“边缘化”地位,很难受到老师、家长、学生的正确认识。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学内容简单而又无趣。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僵化。

2.模式简单,缺乏趣味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与学生缺乏密切的互动,且采用“言传身教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学生在被动式的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运动兴趣。

3.教学偏离,质量较低

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偏离了体育课程要求,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教学课堂效率不高。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走出传统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束缚,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体育课程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提升。

2。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课堂内容、形式

体育教学生活化丰富了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且让课堂的形式不再停留在过去的“言传身教”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体育世界的大门也完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冲击传统课堂,实现体育课堂的创新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对体育教学课堂的突破与发展,能够让学生的

参与积极性提昇,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三、循生活之源,赏学习之趣——农村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对策

1.明晰教学方向,实现生活化体育教学

要想让小学农村体育生活化教学有效的进行,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对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冲击。教师就必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明晰自己的体育教学方向,在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以及体育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从“三维角度”来看待教学课堂,才能够让体育教学和生活进行巧妙的结合,以扭转过去的体育教学误区。

在新形势下,为推进能体育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做到“三步走”。

(1)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满足教育要求:作为教育的第一直接人,教师的教学水平

直接决定着教师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是否会顺利开展。因此,为满足教育需求,在实际行动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推进,教师必须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调研活动、培训活动来提升自我的认知。以确保自身能够从意识上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且在实际行动上积极落实体育教学生活化。

(2)正确认知体育课堂,完善教学目标:教师要扭转过去的“知识技能传导”教学

目标存在的误区,要从三维角度去制定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以让体育教学生活化能够系统的、有效的开展。这里所说的三维目标包括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就第一点而言,教师要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有关体育的知识以及运动的技能与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第二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关键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方法。且在教学时要树立“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意识,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才能够让教学更贴合学生。其三,要在体育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体育运动习惯,以确保学生能够养成适应终身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够保障体育教学生活化顺利、正确进行。

(3)密切联系学生主体,以生为本教学:在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主

体提高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感受体育魅力,参与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够确保体育教学生活化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开展,才能够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步伐才会更快速的前进。

1.厚实教学内容,构建趣味化教学课堂

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发挥其积极作用,教师就要从生活入手,寻找生活素材来开

展体育活动,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让体育课堂跳脱传统教学课堂的束缚,变的更有趣,更多元。这里所说的厚实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灵活利用生活资源,也要注意将生活中的体育引入教学课堂,以实现生活与体育的结合。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农村地段的特殊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地段的独特优势开展教学,才会让体育教学生活化变得更加顺利。

2.巧用教学手段,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也决定了教师不能够采用过去“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

活动,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采用多种多样的新式教法来构建高效课堂。以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体育课堂生活化教学更彻底、更深入。当然,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很多新式教法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都十分契合,教师要想发挥新式教法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记性合理的选择。

3.丰富学习成果,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生活化教学一改过去教师主人公的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让学生能够更丰富

自己的体育学习成果,开展有效的教育评价活动。教师就必须改变过去的能力式评价机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个人发展期情况让学生实现自评、互评、师评。这里所评价的内容除了课堂上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还有课下的体育运动情况,学生作为运动的主人公对自己更有话语权。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很好的提升,运动意识也能够养成,是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总之,要想让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实现“趣味教学”,一改体育教学课堂的“旧面貌”,让体育教学课堂换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认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积极把握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循生活之源,赏学习之趣,构建趣味、高效体育教学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培宁.刍议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及生活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

[2]吴亮,钱忠华.农村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田径.2017(10)

[3]丁建欧.简析农村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J].运动.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