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 本土的力量进行 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借助 本土的力量进行 德育

张新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

【摘 要】教育之本德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根本,但现行学校德育教育薄弱,有限的道德与法制课也重于考点传授,班会课流于形式等问题层出不穷,班主任、科任老师传统的说服教育法见效甚微。对此,本文深入探讨如何借助本土文化,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切实展开丰富多样的德育工作,从而提升德育效能。

【关键词】本土文化 德育效能   慈孝文化  书院文化   南玉文化   

       “你赶紧滚过去,问班主任要回我的手机。”这是一个初一的男生,对匆匆赶到教师办公室的父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读书有什么用?是我父母逼我来学校的。”这是一位长期在教室里睡觉,被班主任叫来教育的一个小女生讲的话。

         “不用这么费事,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一位因做事马虎而被科任老师叫来教育的“潜力股”说的话。

        ……

         小小的教师办公室是老师们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几乎每天都上演着上述的情景。老师们苦口婆心,家长们喋喋不休,可对这群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见效甚微。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何丰富德育内容?如何创新德育方法?如何提高我们的德育效能?

        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到我们的城市——信宜,它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市委市政府打造的信宜名片“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南玉之都”等,这些名片家喻户晓,享誉海外。那么作为本地的教育者,借助本地的文化挖掘本地区德育资源,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必能提升德育的效能,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借助“慈孝文化”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人生中最基础的一项道德品质和做人修养。一个人如果连给予自己生命并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尊敬,不感恩,何来尊师爱友,回报社会?因此,学校应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把“孝”育与本土的慈孝文化结合起来呢?我想“榜样示范法”就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俗话说:“一个榜样胜过书本上20条教诲”,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高远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性化,使青少年从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靠性的范例中得到启迪,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形成正确的观点、信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1]。特别是榜样就在身边,并且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社会氛围和时代特点,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思想受到启迪。比如信宜市已成功举办两届“十大慈孝之星”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各镇(街)、各单位层层推荐,媒体公示、宣传等形式,挖掘出众多的典型人物,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其中虽是养女却胜亲生女儿的甘绮雯,代父孝亲的初二男生黄海龙,逆境自立自强的13岁少年曾关火,他们都是学生,与同学们有着相仿的年龄,共同的学习任务,而他们却能在逆境中挑起家庭的重担,用小小的肩膀为亲人撑起一片晴天。

       这些本土的榜样是很好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相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具体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观看甘绮雯等榜样的视频,或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的班会课、辩论会,故事会等,是榜样的模范事迹,深入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模仿积极性。第二、对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使其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第三,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关于“孝亲敬老”的活动,如到敬老院送温暖,举行“孝亲敬老”主题海报、手抄报、征文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习榜样见之行动。

       二、借助书院文化进行崇文重教教育。

       读书从来都是有目的的,往大里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小里说,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目前,厌学的学生大有人在。读书于他们而言,只是父母逼迫他们的行为。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读书的动机,要唤醒他们读书的欲望,我们可以尝试用德育方法中的情感陶冶法。特别是当中的环境陶冶,可以结合信宜本地的书院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具体可借鉴以下步骤。

       1、借助良好的教育情境。

良好的情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要有效的陶冶学生,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信宜在设县以来的1300多年时间里,镇隆一直是信宜的中心,历代州县的官署、衙门都设在这里。宋元以来,程文德将孔庙由城外迁至城内,并改称“学宫”,成为了当时信宜的文教中心[2]。明清时期,信宜的各类义学,书院林立,崇文重教之风更加浓厚。除了官员兴办的“学宫”和书院外,许多家族也在宗族祠堂里办起了学院,聘请名师教化子弟,在当时的信宜,形成了以官学为中心,书院、社学为辅助的儒学教化系统,一时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在今天的信宜,还留存着十多座大小不同的书院,这些书院仍发挥着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德育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思想得到崇文重教的熏陶。

       2、与说理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建设。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情景自发地影响学生,还需要配合与启发、说服,引导学生喜爱其学习与生活的美好环境,自觉接受有益影响。如可以结合当时著名书香世家,在镇隆享有盛誉的李氏家族来讲。被乾隆皇帝御赐“兄弟进士”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被马来西亚国民称为“奠基国父”之一的李孝式等人,他们都是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家族、甚至国家的命运。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在积极创设美好情境的活动中感到自豪,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崇文重教的思想也必将得到提高和深化。

       三、借助南玉文化进行“工匠精神”教育。

       毛泽东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但纵现在的诸多学生,皆信奉“差不多”主义,做学问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对此,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工匠精神”对于中学生而言,可以阐述为精益、专注、创新。所谓精益,就如老子所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专注则是指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和坚持的精神,就如《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3]。“创新”则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而信宜的玉雕师是“工匠精神”的典型实践者。在一花一瓣,一纹一线中透着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凝结着他们智慧与心血。

        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方法中的实践锻炼法,调动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信宜南玉城,现场观看雕刻师们的雕刻过程,并亲身体验南玉的雕刻,使学生认识实践锻炼的意义,有自己锻炼的要求。另外,有效的锻炼,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这与南玉的雕刻技艺的发展完全吻合,信宜最初的雕刻技艺比较粗糙,制作的也大多是碗盘之类的食用品,在玉雕师傅陆克烈看来,这是因为工匠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南玉的特性,没有理解玉文化的精神。南玉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可以加工成很薄的工艺器件,信宜玉雕厂师傅一边细心地琢磨南玉的特征,一边寻找最合适南玉的雕刻技艺。最终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雕刻技法:“薄胎薄意形浮雕刻法”,薄而能透,透而能亮[4]。南玉玲珑剔透,内有花纹的特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极大地提高了玉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就告诉我们,对待学习,要做到“术业有专攻”,那就得心无旁骛,耐心寻找本学科的特点,找出最合适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工匠精神”中的“精益”和“专注”。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送给瑞典国王的“青凤南玉盘”,就出自信宜玉雕师傅之手。当时设计师拿着以“凤”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在全国寻找最合适的制作者,信宜玉雕师傅提出了用南玉青花料制作,“青凤南玉盘”的方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青凤南玉盘”运用了雕刻、镂空、打孔等多种雕刻镂空技法,3800个微蜂窝打孔,把凤凰尾翼,蝙蝠翅膀等文化元素衬托的更为立体灵动,再配上南玉自身的浑然天成的草绿,周围环绕的金边和天然的玉石纹理,突显了南玉特有的薄而翠的特质。信宜玉石雕刻师用他们的智慧阐述了“工匠精神”,以“创新”出品牌,以“创新”求生存。同样道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学科的特点,创新学习方法,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把本土文化作为学生德育效能提升的重要手段,立足本土,紧密结合地方特点加以运用,不仅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还拓宽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视野,宣传和传承信宜的本土文化,最终他们都会为能站在信宜这块土地上而自豪,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华前《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方志中国影像》[M/CD] CCTV-10科教

[3] 《工匠精神》[ER/OL] 搜狗百科

[4] 信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信宜市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