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舞蹈课堂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2

浅谈高职高专舞蹈课堂有效教学

张红霞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鄂州 436032

摘要:当今的舞蹈教学要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成长,以激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舞蹈兴趣,使之终身受益,并且关注个体差异,以确保每个学生受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去体验、感受、实践和表现舞蹈舞蹈。

关键词:舞蹈教学;高职高专;开放性;创新。

随着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治领域翻天覆地,人们在认知、行为和观念上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传统的舞蹈课大都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引入,然后分组练习,学生亦步亦趋……或者教师在学生练习时间或打断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或者介绍舞蹈项目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目前的最好成绩,然后进行练习。高职高专学生按照事先已规划好了的行动路线被动的接受。忽视高职高专学生的认识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把自认为最完美的舞蹈学练方法“灌”给高职高专学生,把某些舞蹈项目说“死”、说“僵”,这样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1、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 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沉闷、呆板、压抑。 教师应明确高职高专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辅助性作用,舞蹈教师要充分地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职高专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习惯。 1班级事务实行“人人有岗位,个个尽责任”的原则。舞蹈课中也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把管理的各项工作分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自主管理的效果就显现了。例如:上课前舞蹈委员安排人员准备舞蹈器材;上课铃声一响,两分钟内整理队形清点人数完毕;学生上课按照要求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2)培养舞蹈班干部。传统舞蹈课通常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要模式,很容易忽略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呆板,学生收效慎微,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很容易忘记动作的要领,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在一次舞蹈组教研会中,其他老师提醒我可以尝试让学生来管理学生,培养几位小组长帮助你管理。在之后的课堂中我进行了分组练习,分组考核,我负责巡回指导,效果真的很好,老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这次自主、合作活动的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大大地提高,而且加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发展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需求主要是指学生对舞蹈运动的自身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渴望需求,或是想掌握某项运动技能的需要。运动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快感,从而启发高职高专学生运动的兴趣。因次,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该首先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有哪些需要和动机,然后在充分尊重高职高专学生运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运动动机。

3、因人而异,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除了传统示范讲解法以外, 教师应该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讨论法、分析法、游戏法、Flash 动画以及幻灯演示法等。(1)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2)针对不同的身体素质的高职高专学生,教学手段和要求也不相同,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各取所需,共同提高。

在此,我们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例。在初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时,首先是形成合作和交流的探究氛围,其次是提升发现问题、找出关键点的水平,然后是提高素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渐进式的引导。提高兴趣同时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可以指出怎样组织、怎样帮助、怎样评价,在活动组织后,可以进行组织能力、反思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的点评,个别问题可以单独交流,大众点评有助于培养潜在的班干部。(2)探究学习时,教师要巡视辅导,当发现小组长犯有技术或行为上的错误时,老师要根据当时情况,立即指出,这样组长才能指正其他的组员。(3)实行小组长轮换制,可以挖掘新的舞蹈骨干、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集体意识;舞蹈干部的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不仅得到了培养,而且还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培养。

4、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机制。在学生完成一项项目之后,学生先自评,学生点评,最后由老师点评。教师对于学生在展示时的表现要给予及时正面的评价,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对学生极大地鼓励。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老师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因此,舞蹈课考核制度,也应缩小运动技术舞蹈成绩的比例,应当把学生上舞蹈课的态度和通过舞蹈锻炼所获得生理机能指标,以及学生在舞蹈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因素来评价舞蹈成绩。

5、科学运用运动技能形成原理,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应遵循高职高专学生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教学对象的特征,科学运用运动技能形成的原理。如动作形成经历的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四个阶段,根据各阶段的特征,教师做出合理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注重阶段学习的连续性,在教学中注重精讲活练。

6、注意技术传授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生物力学的知识,是高职高专学生明白如何让才能经济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启发高职高专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贯穿到舞蹈教学中。同时,每一节课、每一学期让高职高专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掌握哪些技术,若不是教学内容很多,但都是“蜻蜓点水”,高职高专学生还没入门就更换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技能,给予肌体一定的刺激,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运动动力定型,为终身舞蹈打下技术基础。比如在花样跳绳双摇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力量的练习,怎样进行练习,腰腹和手腕怎样协调可以有效提高双摇的技术质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形成深刻的理论知识,这才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

结束语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课程中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内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教师首先转变舞蹈教学的理念。以前课堂,教师是用纪律要求学生,成功灌输一定的技能,而现在,教师想的是怎样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获得一定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积极观察、敢于发问的能力。这样一种开放性教学的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应对学生的各种“突发奇想”。开放性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落实和创新,有一句话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绝,人绝我化”,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这样一种自我竞争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做到身教胜于言传,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和高职高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舞蹈事业向前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声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年NO.30

[2] 曹本娟.现阶段中学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NO.1

[3] 赵云龙.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舞蹈教学方式,中学教学参考 教学时空 2019年3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