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2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凌艺权 1 孙红艳 2

1. 汨罗市第二中学 2. 汨罗市正则学校

摘要: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中学生与网络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来看,网络对中学生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本文将以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切入点,探讨一下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

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后,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中学生,这个群体对于网络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网络也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等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是,网络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学生带来了消极、负面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危害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领域,我们要积极发挥网络环境下各类技术手段的作用,大胆创新健康教育手段与方法,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考能力偏弱,社会阅历缺乏,对各类事务的鉴别力并不强。网络上出现的大量负面信息,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严重时还将导致他们正确的三观偏离正常轨道。同时,如果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中,就会慢慢丧失感性的情感体验,对其正常的社交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人际关系处于紧张、尴尬的局面。另外,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中学生会出现稳定性、波动性同时存在的表现,网络时代倡导个性、自由,强化了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增强了中学生的民主观念、平等意识,而网络不受防的环境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意见、看法,这与现实世界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很容易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1、引导学生抵制恶意信息

网络信息非常复杂,不少学生都乐于从网络上搜索信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而对于网络中的消极、敌对等恶意信息,由于他们的辨别力不强,长期接触这类信息,会让学生变得消极、暴力。因此,为了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上纷杂的资源,学校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负责,如:在浏览网页时,叮嘱学生不要打开弹窗,对于电子邮件中的可疑邮件,直接删除,对于收到的恶意信息,拒绝回复……只有让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才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将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力,这是解决中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外力仅仅是起着辅助作用,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学生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需要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模式”,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引导,而不能强制、说服。通过有效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3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可以把握到学生心理的变化,对其心理动态进行监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内容涵盖心理测验结果、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咨询记录、个体生活经历等等。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由专人来录入、保管,禁止随意修改,准确、客观表现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在内容设计上,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早期教育情况、既往病史、心理测验与诊断结果。

4、发挥德育教育合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相互渗透、补充。道德层面的情、知、行、意,与个体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同样,如果丧失了健全的人格,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在其中设置道德教育的内容,将两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让网络道德教育变得具体、规范,将其与德育考评制度挂钩,构建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开展一系列网络道德实践活动,通过IT论坛、专题演讲、网上DIY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品质。

5、提高学生网络自制力

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世界毫无压力、自由自在,导致不少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在新时代下,要引导学生提高网络自制力,回到现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丰富班级文化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避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志愿者活动,感受现实世界的快乐。

三、结语

对于中学生而言,网络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为了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学校、家庭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上网行为,不能一味阻止,关键是要引导其掌握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趋利避害,杜绝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才能使之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眭江华.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赜[J].成才之路,2018,(24).12.

[2]李致荣,张福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23.

[3]张玉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0).100.

[4]汪秀华.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