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陈燕清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师需要对赏识教育形成关注,在语文课堂中融入赏识教育。 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的内涵做出了分析,探讨了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赏识教育融入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具体策略,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 赏识教育 教学价值 融入策略

前言: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之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比如将学生的缺点进行放大、体罚学生等,揪住学生的缺点重点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是不利的,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以及情感上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这一学科对学生思想以及精神的培养比较重要,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赏识教育必不可少。

1 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意义

1.1 赏识教育特殊性

小学时期仍然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是对母语的一种持续发展,能有效的增强母语培养的效果。 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但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误入歧途。 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针对以上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态度, 教师应积极的赏识学生的好奇心,不断保持语文教学的鲜度或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1.2 赏识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懂得赏识教育在课堂上的运用,通过“赏识”激起小学生热爱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兴趣,给学生一个有情感存在的语文课堂,并在课堂上展现出高尚的教师素质。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件更加具有探究的乐趣,比如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教师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在道路部分对学生进行提问,“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星球适合人类生存呢”,面对这种问题学生就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探究兴趣,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行描述,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加上赏识教育的运用,就能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论述型的课程变的生动有趣,学生也能感受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课堂的精彩程度。赏识教育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受到表扬的孩子课堂上的表现会更积极,也会将其语文学习的优势更好的展现出来,比如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此外,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多进行一些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比如《回乡偶书》《静夜思》等,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其文学素养,也可以为学生讲述《孔融让梨》《囊萤映雪》等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人们谦逊、刻苦的精神,对学生日常的一些学习或者生活行为提出表扬,使得赏识教育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力量

1.3赏识教育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教学方法。

赏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学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者的赏识,通过赏识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将赏识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陶冶学生的身

心, 促进学生的成长。 小学生的心灵脆弱, 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仅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形成长期持续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对一个事物的注意力时间最多保持五分钟,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 在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 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教师的鼓励, 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提升, 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通过表扬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2.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采用赏识教育提升学生口语能力。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法, 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需要教师重点研究。笔者认为, 语文课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小学阶段是锻炼学生口语的最佳时期,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应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兴趣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上课情绪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优秀的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良好的情绪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保持在课堂中, 通过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辩证地融入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低段教育中的融入, 需要秉持科学辩证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学生该称赞表扬的方面, 不能吝啬赞美之词。 对于学生该批评的地方,也不能视若无睹。 简单来说,就是遵循七分表扬三分批

评的基本原则, 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出发评判学生的学习行为,科学落实赏识教育。 比如,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课文的主旨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会看到不一样的模样;二是要坚信自己看到的事实,不能随波逐流被别人的看法影响。 在教学中,可能有的学生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出现错误。 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必急于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可以先肯定学生的思考方向或思维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与称赞,再点出学生思考上的不足,这样表扬中夹带批评,学生便能很快接受。

2.3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活动落实赏识教育

除了因材施教与科学辩证地进行赏识教育之外, 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 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游戏活动的方式落实赏识教育。 从目前教育活动来讲,游戏教学模式正日渐兴起,在课堂中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共同选择,因为游戏教学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理论知识具象化呈现。

结语;:

在小学语文低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合理、 巧妙的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申寅子.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马生霞.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研究[J]. 考试周刊,201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