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跟课学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新教师跟课学习探讨

姜阔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长春 130117

摘要 跟课学习是提升新教员师素质与授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针对新教师保证跟课学习质量和效率,快速提升授课能力应把握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 新教师 授课能力 跟课

新教师授课能力训练是师资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且基础性的环节,方法很多,其中跟课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其授课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跟课学习,可以了解和认识课堂,接受老教师的谆谆教诲,从而尽快适应角色,备好第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有时,新教师跟了很多次课,效果却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会跟课,不知道怎样跟课是主要原因。那么新教师应该如何跟课,跟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吸收

新教师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功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学会筛选和吸收。要知道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授课,课堂也同样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神化他人,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创造性的吸收,有选择性的学习;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但不能完全照套照搬。

二、要有准备地学习

跟课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阶梯,跟课学习要有充分准备,要预先对所跟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所了解,了解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跟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听课,扎扎实实地跟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有收获,从而为自己上好课奠定基础。经过积累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三、要明确学什么

新教师要以学生和教师双重身份去跟课学习,以学生的身份学习课程内容知识,虽然课程内容基本都是过去学习过的,系统学习巩固也是很必要的,这不是主要的目的,主要的是以教师的身份向老教师学习教学基本功,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上好课。

1.学习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保证,教师基本功一般包括教态、语言 、板书、操作等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靠的是面部表情,38%,靠的是声音,7%靠的是言词。可见教师的教态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说普通话,要语言准确,清晰,简练精当,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内容精当,逻辑结构和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学习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他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学思路设计应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学思路应该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设计要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教学思路要有好的实际运作效果。

3.学习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好的课堂结构应该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首先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要恰当,不应存在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过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现象,讲解与练习的时间搭配要合理。其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与教学目的和要求相一致,不能存在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再次,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小组活动时间和全班的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合理,不能存在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过少的现象。第四,优、中、差各层次学生的活动时间分配要合理,不能存在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最后,不能有非教学时间,不能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课堂质量好坏的主要尺度。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的。这三个目标是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一个目标得不到重视,或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这节课都会显得不完整。必须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5.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的方式。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他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的特点而相应变化的。要学习老教师如何做到量体裁衣,优选活用,用来突破重点、难点和抓住关键的。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再好的方法,如果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师既要能够面对实际,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是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的。

四、要进行交流、总结和反思

跟课学习必须伴随着多交流、多总结和多思考,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更具有特色。我们应该边听、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老教师是怎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的,他的教学哪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如果是我自己来讲应该怎样去突破?老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我自己该怎样处理?对老教师的处理方式,我该怎样的活学活用?另外,课后还要比较详细地与带教老师交流收获与想法,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做进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讨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而后可以和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第一本教案。

向别人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有赖于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探索,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够将别人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自己的理念,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方法与技巧的增多。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想办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让自己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