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设计 One-To-On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Real-Time Chinese nline Based on CMC Network Environment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6

基于 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设计 One-To-On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Real-Time Chinese nline Based on CMC Network Environment

时珊珊

义乌市稠城三校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教学。线上一对一对外汉语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满足高效、适时的需要,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并且有针对性,是对外汉语在线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CMC,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构想,进行了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教学设计。更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并且对此教学设计实施之后,进行了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的CMC;对外汉语;实时线上教学; 一对一教学设计

ABSTRACT

 Th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MC network environment is a computer-based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using computers and networks.Online one-to-on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reak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s, meets the need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timely, solves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and is targeted. It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onlin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MC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ak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s the conception, and has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design of real-time online one-to-one teaching.It is more time-efficient, interactive, flexible and targeted, can better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teaching.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desig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were carried out.

Key Words: CMC in Network Environment; Chinese as a ForeignLanguage;

Real-Time OnlineTeaching; One-To-One Teaching Design

笔者所在地义乌,是一所国际化的城市。很多外国人来此经商、留学和生活,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时间限制和需求不同,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线上一对一的教学正在被人们需要。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实时学习,对外汉语老师会一对一针对学生此时此刻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和练习,这样教学更加有成效,解决了线上大班授课时老师不能实时一一解答学习者们的问题。很多人更是喜欢选择新兴的学习方式。

  1. 网络环境下的CMC相关概述

(一)网络环境下的CMC含义

网络环境下的CMC是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简称,是工具型语言教学资源的典型代表。是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CMC在国内有多种译法,如“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郑海涛,2002)、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杨保雄,2002)、 “计算机媒介通讯” (刘成新,2005)、“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技术”(江凤娟,吴峰,2005)、“计算机中介性交流”(卢植,刘友桂,2005) 、“计算机中介交流” (江涛,刘儒德,2007)、“计算机媒介交流”(陈向东,赵怡2008)等,甚至有学者专家直接使用缩写形式“CMC” (王琦,2007)。虽然目前对CMC的翻译暂时尚无定论,但它所涉及的范围与国外基本一致:即运用网络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各项活动(周远梅,2006)

(二)网络环境下的CMC类型

网络环境下的CMC的具体形式,根据不同的维度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时间上来看,可以分为实时和延时,其中,实时的有在线交谈、视频语音聊天等。而延时的包括:电子邮件、博客等。根据参与者人数来划分,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根据媒介来划分,分为文本、语音、视频等。

  1. 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实用性分析

使用网络进行汉语学习逐渐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汉语学习,这样,零散的时间也就可以充分利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一些对外汉语线上教学平台开始出现和发展,从而满足了各种不同需求的人群。目前,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化的教学资源,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方便快捷,进而不需携带纸质版的教材就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学习汉语。此外,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比课下的一对一教学相对经济些,免去了上课的往返时间,而且学习资料的更新速度较快,比纸质教材的学习相对灵活些。

(二)针对性分析

在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中发现,由于一个教师只教授一个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通过大量有针对性地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及时反映问题,教师可以即时解决学生问题。这样,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比传统课堂的近一些,通过有针对性地互动,双方教和学的过程会更加融洽一些。

三.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具体设计

(一) 教学对象的确定

本设计的教学对象为一对一零起点及初级阶段的韩国留学生。学习者通过自学和其他培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但是这些不能满足其在中国生活的需要。

1.1 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时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也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来制定和实施,从而满足一系列教学目标的完成。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哪种目标要综合考虑课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掌握汉语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使用汉语的能力。由于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性,个体的不同,教学目标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

1.2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设计的部分选取的教材是《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I),这本教材适合零起点或只能用汉语进行最简单而有限交际的汉语初学者使用。传授最基本的汉语和汉字知识,使学习者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能用汉语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问题。选取的课文是第十四课《我买了一件毛衣》。选取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是由于笔者之前接触过留学生,并且一起讨论过本课的知识点,以及他学习本课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基于自己的实践情况,笔者对本课进行了研究,并选择本课作为教学设计选定的内容。

本课包括生词、三个课文以及相关问题,5个语法点、相关的课后题、汉字书写这几个部分组成。

从语音角度来看,要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的读音。

从生词角度来看,要掌握本课生词有“今年、冬天、特别、冷、感冒、穿、厚、衣服、趟、商场、里、真、件、毛衣、羽绒服、医院、看病、就、药、新、好、这么、快、呀、水果、生病、天气、还、跑、但是、有空儿、行”。

从语法角度来看,包括:动态助词‘了(2)’,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以及经常用在“动词+了+数量短语/形容词/代词+宾语”格式中;“一……就……”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就”的用法;“这么”用来表示程度,后边用形容词或者动词;以及“还(2)”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持续。

从课文角度来看,一共三篇课文。

课文一:

今年冬天北京特别冷,很多同学都感冒了,我也感冒了。我们泰国冬天不太冷,不用穿很厚的衣服,可是在北京不行。昨天我去了一趟商场。商场里,冬天的衣服真多。我买了一件毛衣,还买了一件羽绒服。

课文二:

阿明:你去医院看病了吗?

崔浩:还没有,我想一下课就去。你怎么样?

阿明:我吃了很多药,又穿了一件新羽绒服,感冒昨天就好了。

崔浩:这么快呀!

课文三:

阿明:林娜,你怎么买了这么多水果?

林娜:我朋友生病了,我去看她。你去哪儿?

阿明:我去跑步。

林娜:天气这么冷,你还每天跑步吗?

阿明:不是每天跑,但是我一有空儿就去跑。

林娜:你真行!

从汉字角度来看:会写“树、机、极、杯、校、样、经、红、绿、绒”。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笔者进行了前3课时的教学设计。其中,生词学习和课文学习为2课时,语法学习为1课时。

1.3教学平台的构建

1.3.1教学平台的学习方式

5f869e7f10e80_html_9a60b76f9a88ff08.jpg 1-1:

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是需要一个教学平台来完成的。笔者尝试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网站。如图1-1,是笔者设计的一个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平台——“汉语秀”的模型。主要旨在线上实时一对一教学。学习者进入汉语秀的学习首页后,进行注册和登录,通过在线预约,就可以协调一对一上课时间了。方式比较简单,预约后,进入一对一教学解答模块,选择《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I)第14课即可,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就可以和老师一对一进行学习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方式与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意愿达成一致即可。此外,该网站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平台在以一对一实时线上教学为主的同时,还设有资料库供学习者查阅,提供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电影配音练习和看电影说汉语是旨在锻炼学习者听、说和读的能力,是趣味学习的一种体现。难点突破,主要是重点语法和练习部分,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当前的水平来进行学习。看图写作旨在锻炼学习者对于汉字的书写以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图1-2: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知识呈现

其他服务

生词讲解

发音练习;教师讲解;学生跟读

图片、动画

在线答疑

课文讲解

听录音;跟读;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音频,文字

在线答疑

语法讲练

教师讲解,学生造句练习,和教师交流

文字、图片、动画等

在线答疑

课后习题

学生做题并与教师交流,教师纠正

文字等

在线答疑

书写汉字

教师演示,学生操练,教师纠正

视频、图片、动画等

在线答疑

如图1-2,为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平台——“汉语秀”的相关学习方式及知识呈现的方式。

1.3.2教学平台的在线答疑

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强调即时性。在此篇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教学平台的在线答疑环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对自己没有听懂的或是当时不懂的问题,就可以在本节课中,和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在线答疑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情况来即时调整讲课进度,并针对学习者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不会因为进度问题或其他原因,影响对学习者存在问题的解答。这样,就可以保证本节课中,学习者及时解决学习误区,减少因为没听懂或者理解错而在课后需要更多时间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这也是对外汉语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和其他线上教学所存在的明显差异。

1.4教学步骤的实施

本文的教学设计部分,选取的是《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I)第14课《我买了一件毛衣》。其中,生词学习和课文学习为2课时,语法学习为1课时,处理课后习题和学写汉字为2课时,每课时60分钟,分五次课完成。本文针对前3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1.4.1第一课时:(60分钟)

一、组织教学和复习旧课(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在约定好的时间前,进入汉语秀网站,登录完成进入教室检查网络和其他上课需要使用的物品。然后先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地打招呼之后,带着学生进行旧课复习,并观察学生对于上一节课是否存在不懂的地方。

首先是词语复习: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展示第十三课《我已经搬家了》生词卡片,让学生念出来,如“房子、大、贵、搬家、父母”等并进行发音纠正。然后,进行句子复习。如:对“了(1)”进行复习,让学生进行造句,如:“昨天我去书店了”,并对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后,进行课文复习。让学习者读课文并纠正发音,再进一步复述课文。

【设计说明】对《我已经搬家了》一课进行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复习,让学习者在正式学习新课之前,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并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程导入(5分钟)

先给学生看一张下雪的图片,图中的人很冷。看图片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图中的人为什么冷?从而引导学生说出“下雪了,天气冷”等句子。新课导入之后,教师将《我买了一件毛衣》这个题目呈现在教学网络平台中。并带着学生读一遍。

【设计说明】图片导入的方式会引发学习者的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习者之间进行很好地互动。

  1. 学习生词(15分钟)

教师将“今年、冬天、特别、冷、感冒、穿、厚、衣服、趟、商场、里、真、件、毛衣、羽绒服”生词一个一个呈现在网络平台上,并相应配上合适的图片或者动画,首先带学生读,然后让学生朗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然后解释意思。

重点讲解:“特别”:“特别+adj、特别+V”,“真”:“真+adj”,用图片展示,老师说:“外面很冷,你说……”引导学生说出:“特别冷”,老师说:“你看见漂亮的衣服,你说……”引导学生说出:“特别漂亮、真漂亮”。

【设计说明】通过图片或者动画,可以让学习者更清晰、直观地了解生词的含义。并通过引导的方式,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1. 讲解课文(15分钟)

首先,教师将课文一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课文一:今年冬天北京特别冷,很多同学都感冒了,我也感冒了。我们泰国冬天不太冷,不用穿很厚的衣服,可是在北京不行。昨天我去了一趟商场。商场里,冬天的衣服真多。我买了一件毛衣,还买了一件羽绒服。然后领读,同时学习者跟读。最后让学习者来朗读;读完之后,老师会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解的同时,会就课文一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北京今年冬天冷不冷?泰国的冬天冷不冷?“我”去商场买了什么东西?

【设计说明】经过多次朗读,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课文并且抓住课文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学习者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1. 复述课文(7分钟)

老师将完整的课文呈现在汉语秀一对一的教学平台中,然后把几个关键词去掉,让学习者把完整的课文复述出来。

【设计说明】复述课文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整合课文的内容,巩固生词的含义。

  1. 小结(3分钟)

教师将这节课学过的生词再次呈现在汉语秀一对一教学平台上,带着学习者再次朗读、回顾这些生词。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再复习一遍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进行教师在线答疑环节,学生可以针对这节课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

【设计说明】通过小结,能够回顾学到的知识点,同时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

  1. 布置作业(1分钟)

熟记生词、背诵课文

【设计说明】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

  1. 在线答疑(4分钟)

【设计说明】通过在线答疑,解决一对一学习者的问题,实现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优势所在。

1.4.2第二课时(60分钟):

  1. 复习旧课(5分钟)

对上一节课学到的生词和课文进行复习,将生词呈现在汉语秀一对一教学平台上,然后让学生读出,同时也可以采用将图片或者动画呈现出来,让学习者说出词语。生词复习过后,对课文一进行复习,包括朗读和复述等。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能够让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询问:“天气太冷,你感冒了吗?”引出课文二、三。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询问的方式,使学习者参与其中,继而进入学习状态。

  1. 学习生词(10分钟)

“医院、看病、就、药、新、好、这么、快、呀、水果、生病、天气、还、跑、但是、有空儿、行”,可以采用图片和动画形式,呈现在汉语秀一对一教学平台上,首先带学生读,然后让学生朗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然后解释意思。重点讲解并用已经学过的词语和句型进行造句。重点讲解:“新+n、这么+adj、还adv+V”:用图片对比图,一条好毛衣和一条破旧的毛衣,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新毛衣”,继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么漂亮”。老师说:“我又一个弟弟,我也有一个姐姐”,引导学生用“还”说出“我又一个弟弟,我还有一个姐姐”。

【设计说明】用图片或者动画来引导,可以极大地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并印象深刻,有助于对生词的理解与记忆。

  1. 讲解课文(20分钟)

同上,教师将课文二、三分别呈现在汉语秀一对一网络教学平台上。

课文二:

阿明:你去医院看病了吗?

崔浩:还没有,我想一下课就去。你怎么样?

阿明:我吃了很多药,又穿了一件新羽绒服,感冒昨天就好了。

崔浩:这么快呀!

课文三:

阿明:林娜,你怎么买了这么多水果?

林娜:我朋友生病了,我去看她。你去哪儿?

阿明:我去跑步。

林娜:天气这么冷,你还每天跑步吗?

阿明:不是每天跑,但是我一有空儿就去跑。

林娜:你真行!

然后领读,同时学习者跟读。最后让学习者来朗读;读完之后,老师会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解的同时,同样就课文相关问题进行提问。首先,课文二中:崔浩什么时候去医院看病?阿明感冒好了吗?然后,课文三中:林娜也生病了吗?阿明每天跑步吗?

【设计说明】经过多次朗读,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习者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并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学习者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1. 复述课文(12分钟)

让学生尝试着对课文二和课文三进行复述。并通过一对一在线平台呈现出的课文,进行填空练习。

【设计说明】复述课文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整合课文的内容,巩固生词的含义。

  1. 小结(3分钟)

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

【设计说明】

七、布置作业(2分钟)

熟记生词和课文,争取背诵下课文

【设计说明】通过布置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八、在线答疑 (5分钟)

【设计说明】能够在线答疑,和学习者一对一交流并了解本节课存在的问题等。

1.4.3第三课时(60分钟):

  1. 复习旧课(10分钟)

听写前一节课所学的生词,并对课文进行朗读。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生词和课文,有利于巩固学习者对于前一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也有利于本节课语法点的教学。

二、讲练语法点(40分钟)

  1. 展示语法点:教师将语法按先后顺序一一呈现在线上一对一教学平台中,展示课文中的原句“我买了一件毛衣”,突出“了”字;“我想一下课就去”,突出“一……就……”;“感冒昨天就好了”突出“就”;“这么快呀”突出“这么”;“你还每天跑步吗?”突出“还(2)”

【设计说明】通过展示语法点和突出重点的方法,能够让学习者一目了然,知道要学的知识点是什么。

  1. 解释语法点:

语法点1:解释动态助词“了(2)”,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经常用在“动词+了+数量短语/形容词/代词+宾语”格式中。通过动画或者图片形式,让学习者造句:

一本

林娜

很多

水果

他的

面包

让学习者造出句子:“我买了一本书”、“林娜买了很多水果”、“我吃了他的面包”;然后解释:在动词前边有副词或者后边有后续小句的情况下,动词后边也可以用“了(2)”,如“我已经告诉了李老师”、“我吃了药,感冒就好了”。,同时讲解否定形式是:没(有)+V(+O),并举例句“我去了商场”,变成否定式为“我没去商场”。

语法点2:“一……就……”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一见面就说汉语。”紧接着,教师说“我肚子很饿,下课我要去餐厅”引导学习者,说出“我一下课就去餐厅”。

语法点3:“就”强调事情发生得早或快。利用课文中原句“我想一下课就去”,告诉学生,“下课后马上去”的意思。

语法点4:“这么”用来表示程度,后边用形容词或是动词。用原文中“这么快呀”解释为“好快啊、太快了”等意思。

语法点5:“还(2)”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持续。教师说“他刚刚在忙,选择也在忙”可以用还(2)来表达:“他刚刚在忙,选择还在忙”。

【设计说明】 通过例子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并通过让学习者造句的方法,有利于学习者对语法点的理解与掌握

(3)练习语法点:根据学到的语法点,通过图片展示、动画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造句练习。如:“我去了北京”、“我吃了饭”、“我们一见面就说汉语”、“我一下课就去医院“八点上课,他七点就来了。”“我五分钟以后就回来”。“这个地方这么大呀!”、“你怎么买了这么多水果?”、“你怎么这么喜欢看电影?”、“他还不知道这件事”、“明年我还在北京”等。

【设计说明】能够让学习者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点,学以致用。

三、小结(7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点在汉语秀一对一网络教学平台中一一展示出来,带学生复习回顾。

【设计说明】再一次回顾语法点,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于语法点的理解与掌握。

四、布置作业(1分钟)

熟练掌握语法点,并用所学的语法点进行造句练习。

五、在线答疑(2分钟)

对本节课所讲的语法点及例句不理解的进行在线答疑。

【设计说明】语法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对于针对性的在线答疑环节可以帮助学习者找到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困难。创作构思以及教学设计部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基于CMC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适用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在此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以及学习动机。如果年龄偏大一些,那么在对于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平台的使用问题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太懂得怎么用这种线上教学的方式;如果有的人是为了来中国旅行,那么这个教学设计的练习部分,可能需要添加一些实用性的练习题。

  1. 总结

综上来看,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理论高度,继续研究 CMC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的适用性问题,以及探究在教学对象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步骤的创新上更加具有对应性,从而希望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实时线上一对一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在对外汉语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方向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在尝试中得到经验和教训。我们要不怕失败,敢于尝试,为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向东,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8 (12)

[2] 江涛,刘儒德.计算机中介交流(CMC)对小组合作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7(07)

[3] 江凤娟,吴峰.CMC架构的网络环境与网络协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5(04)

[4] 刘静,柳松.网络环境下大学化学双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5]柳君丽,王玉雯,闫鹏飞. 计算机辅助硕士生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效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5)

[6] 毛燕辉.基于CMC的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

[7] 荣继华.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I)[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07)

[8] 赵杨.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9] 张传双.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汉语电教化若干思考——基于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的研究[J].学语文,2013(04)

[10] 张建,姜艳芳.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03)

作者简介:时珊珊(1993.3),女,辽宁省锦州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外汉语教学。

毛燕辉. 基于CMC的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

张建,姜艳芳.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荣继华.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I)[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07)

5f869e7f10e80_html_2ff2181f206b4956.gi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