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策略

张志刚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高家屯小学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与优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也使得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逐渐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极大的优势。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改革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个授课环节,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结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理念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整合策略

引言:对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往往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堂打造成更加富有趣味和活力的场所,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和实践,继而不断提高其学习质量和学科素养,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此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同时坚持创新和改革,在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工作的融合点的同时,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1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活跃思维的钥匙,是进行深度思考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兴趣是学生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发展思维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但是,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探究心理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需要通过刺激各种感官去增强。

1.1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引进和整合各种生活素材,以便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熟悉感,进而辅助其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将具体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生活素材加工成符合教学需求的数学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供学生思考和解答,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促使其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应用途径,最终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1.2使教学内容更加趣味化

根据小学生的喜好和年龄特点,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工作时,还应当有意识地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便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喜欢的漫画图片、趣味游戏等与所教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知识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由此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其在逐层探究中把握知识内涵、了解其应用途径,进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2.1利用电子导学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在数学课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制作电子导学案辅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下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进而推动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制作一个导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中将其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其围绕相同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通过培养其发散思维来获取更加完善的知识,进而顺利提升教学的质量。

2.2设计微课课件辅助学生剖析重难点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微课教学活动,从而带领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剖析中逐渐把握核心知识的内容,进而有效突破重难点,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具体知识点单独提取出来制成微课课件,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顺序来设计具有导向性的问题,以此辅助其展开针对性地思考和训练,有利于引导其通过复习旧知、联系新知来进行创造性地探究和学习,进而促使他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高效地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2.3引进几何画板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引进几何画板教学模式,由此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辅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与步骤,继而不断强化他们的数学深层思维。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本中的几何知识时,运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绘制相关图形,并将各种已知的条件和数据标注在上面,使其在数与形的结合中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进而不断简化理解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2.4绘制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总结、串联新旧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总结学过的知识要点、串联课本中的新旧知识内容,由此辅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促使其在日常学习和应用中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如数学教师可以在章节教学内容结束以后绘制思维图,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以后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和回顾所学知识点,从而不断提高其总结和归纳能力,进而实现知识的融合与高效应用。

3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便在教材基础上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搜集与其有关的经典练习题,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补充和讲解相关数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故事、数学史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进而不断扩大其的学习范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工作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改良,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出路,通过整合各个教学流程来完善授课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继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月容.新时期如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124.

  2. 黎洪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35(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