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提问促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启发式提问促成长

陈丽哲

温州市南浦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一、问题提出

我时常接到家长的咨询,说孩子学习不认真,容易走神,爱玩游戏,口头答应了却做不到,总是找借口,找理由,一说就生气,甚至拒绝沟通。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怎么办?

下面我来支一招:启发式提问。

命令式与启发式语句的区别

各位家长请你回顾一下,当你看到孩子不在学习状态,你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常说“不要再玩手机了!”“上课认真点”“快去做作业!”其实,这样的说话方式就是命令式语句,而没有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启发式提问的句式是开放性的,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启发孩子思考,孩子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做出努力和决定,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先来体验一下:

1、命令式语句与提问式语句

#

命令型语句命令式语句

提问型语句提问式语句

1

去整理书桌

你想想怎样才能保持书桌的清洁

2

去做作业

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作业

3

去睡觉

看看你的日常惯例表,下一件事应该做什么了

听了上述两种表达方式,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你知道吗?

2. “提问和命令”背后的生理学原理

 “这种命令式的语句,身体可能会变得僵硬,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抗拒。当你被尊重地提问时,身体是放松的,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寻找答案。

现在你知道了吧!为什么孩子情绪这么激动和排斥?因为你看着孩子学习状态不好,你内心着急、恼火,你告诉他,要学习,而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你对他的不信任,他就会反感、抵触,更不用说思考改变。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惩罚,也不说教,更不要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办,这种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我们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启发孩子思考,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并且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这样自己思考,把事情想清楚,探讨的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这就是启发式提问的魅力。

三、步骤流程

那么启发式问题到底要怎么说呢?现在我和大家聊一聊:

启发式提问的四步骤:

1、问感受:那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

2、问情形:当时发生了什么?

3、问原因与想法: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的?你是怎么想的?

4、问解决方法: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有呢?

例如:我们看到孩子写作业不够专注,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你整个晚上写作业有什么感觉?学习时有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吗?你觉得写作业的时候怎样更专注?你想更专注用什么办法?还有吗?” 启发式问题可以在很多情形中运用,有多种方式问问题,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二)最典型的启发式问题

1、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2、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

4、从这件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5、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6、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

(三)启发式提问的特点:

1、导向未来与结果 通常问:是什么?怎样的?不建议用为什么。

2、真心相信与好奇,答案是开放的,是没有预设的。

3、情绪平稳、语调柔和,要用升调

4、语言积极正向 ,避免批评。

例如:你的孩子爱玩手机,你可以问:你打算怎么管理手机?你怎么能做到劳逸结合?怎么做更好?你打算怎么改进?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实现你的目标?还有呢?还有吗? 如果问:你当初为什么没想到,没做到呢?这是指向过去,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拒绝甚至反叛;如果问:你是不是想玩,是不是想偷懒?这就是预设,是封闭式提问;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就不能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提问时格外注意:一定要放下成见,要真诚,让我们以好奇之心去倾听、接纳孩子的问题,以信任和赋能的方式去启发提问,走进孩子的内心。

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前提

在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赋能,孩子才会更主动,更合作。启发式提问是一个沟通的技巧,就像是一颗大树的枝丫,而真正的树根和主干是我们的家庭氛围、教育理念、家长的教养方式,这个枝丫在怎样的树根和主干上才能茁壮成长呢?

1、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除了是提供温饱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折之时挡风遮雨的港湾。在家中我们可以平等自由的表达,自由思考、自在的生活而不怕被拒绝,家是绝对安全的,不必担心犯错,因为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家长要勇敢地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要常常贴切、真诚地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彼此感受到相互的爱和依赖。让温暖的家庭氛围成为习惯,我们的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快餐,只有一步一步细心地经营,精心地呵护。

2、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要正面管教,指既不用严厉也不用骄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及各种社会技能,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们感到安全时,他们便会茁壮成长,他们会成长为具有家长希望拥有的品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

3、改善教养方式

民主式教养方式是最智慧的养育方式,父母与孩子经常交流并对孩子及时的帮助。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及时热情地对孩子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对孩子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这种有规则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

总之,父母唯有使用积极的倾听才能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才能完全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的对话产生共鸣,当我们对子女行为表达感受时,要对事不对人,即应强调行为本身,而不是人本身,把人和问题分开,人不等于问题,这样就更能协助孩子自己着手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