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人类共通感与翻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4

试谈人类共通感与翻译

李延林 1 李稀 2 娄鑫 3

1、 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市 2.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湖南长沙

摘 要:康德共通感理论认为人在“判断”、“知识”、“感情”和“感觉传达”上都存在共通感。笔者认为翻译活动即原语和目标语间的转换也能建立在人类共通感的基础之上,语言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有其共性。因此,共性决定翻译活动的可行性,找到正确的破译方法便能使说不同语言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关键词:共通感;审美;翻译;共性;可行性

  1. 引言

本文以人类共通感为出发点,结合相关实例的译法技巧,阐述了共同感与翻译的关系,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论述人类共通感,第二部分论证共通感和翻译的关系,最后探讨以人类共通感对翻译活动可操作性的启示。

2.人类共通感

朱光潜先生曾对康德美学中的“共通感”进行过汉语解释:“其所谓可普遍传达,是根据人类具有‘共同感觉力’的假定,即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这种‘共同感觉力’,一切人对知识功能的和谐自由活动的感觉就会是共通的,所以我对某种形象起这种感觉时,这感觉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我仍可以假定旁人对这同一形象显现也会引起相同的感觉。”[1] 在康德看来,这种同一感觉的可共享性即共通感,具有主观的普遍可传达性。

2.1共通感的提出和定义

共通感概念最早通常可追溯至意大利的维柯 (G.Vico),他曾在 《新科学》(The New Science)中提到过:“共通意识(即常识)是一个阶级、一个人民集体、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共有且并非偶然的判断。”[2]但维柯的共通感概念其实是受亚里士多德的启发。在维柯的共通感概念里,他将“人”的因素加以考虑和关联了。所以,对于维柯而言,共通感是一种通过生活实践的共同性而获得的,并为这种共同性生活的目的和规章制度所限定的感觉。随后,共通感概念又由康德应用于美学范畴,为人类更好地发展美学服务。

2.1人类共通感的体现

人类不仅拥有共通的感觉器官或五种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感觉,还拥有对独属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共同认知感。康德在构筑其自成一派的思想体系时,沿袭传统将人的一般心意机能划分为知、情、意,与此对应认为人有三种人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在他看来,人类所具有的认识能力都具有普遍性,并非人有共同经验,而在于各认识能力都有各自的先验法则,其中“共通感”就是审美判断之所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验法则。[3]康德运用在美学中的共通感,笔者认为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人类的翻译活动中。以“共通感”为桥梁,人类的翻译活动便具有了可行性,只要译者努力,人类的交流、文化的传递、文明发展便能打开另一扇窗。

3.共通感与翻译

人类共通感启示我们:不同的民族进行交流会因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而受到阻碍,但是因人类与生俱来就对某种存在有相同的认知感和先验性,故在共通感的基础之上,可进行翻译活动,完成翻译任务,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3.1翻译的要求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化过程。陈宏薇曾提到翻译是科学,是艺术,也是技能。[4]

翻译是科学,因为它涉及到思维和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翻译活动应反映存在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意味着这一活动有规律可循,而这一规律恰好与人类共通感中的“预先假定一个对一切主体都共通的“常识”相得益彰。

翻译是艺术,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信息(包括意义、神韵、风格等)和作者创作意图时尽可能地避免过浓的主观色彩,但在在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再现原文信息时又要能采取读他的处理方法,体现自己的风格。

翻译是技能,因为译文的信息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再现。在再现中因译语和原语的差异,其两者所在文化氛围的不同,所以译者和作者对语言的认识和使用的习惯不可能一致。因此译者应努力将信息的损失减到最小,尽量避免欠额翻译或超额翻译。为达此目的,译者需要熟练地掌握重要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并不断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3.2翻译的目的

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从近代文明到现代文明,纵观中西,人类从未停止沟通语言和交流文化的活动,这都归功于翻译。因此,翻译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增进各国间的理解,促进彼此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有学者甚至认为,翻译是突出文化差异的手段,可以塑造民族认同,但笔者认为与其说是翻译塑造了民族认同,还不如说是因为各民族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共同的认知感,以及对某些情感有共鸣,从而促使了翻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4.人类共通感对翻译的启示

人类在同一地球上生活繁衍,虽民族有异,但拥有三类文化,即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制度文化(社会制度、家庭制度、风俗习惯、语言等)和心理文化(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念等)。

[5]语言属制度文化,因为它由社会中的人创造,有其使用规律,为全社会的人所共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可用来解释描述一切文化现象,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4.1人类共通感视角下成功的翻译

康德在阐述共通感时指出“知识”、“判断”、“感情”和“感觉的可传达性”上都存在共通感。所以即使人类居住的环境有别,各民族的社会历史不完全相同,各国人民操作的物质文明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语言特征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也有差别,但在人类共通感的基础之上,这些并不是阻碍人类翻译活动不可逾越的障碍。下面以中译英中较难的几部分来佐证人类共通感视角下成功翻译的案例。

第一,中国的古诗词翻译。正所谓诗无达诂,译无定本,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古诗词的翻译是最难的。这也是翻译界一致的看法。但不能代表译者没有办法将这文学中的精华之作以另外一种语言展现出来,更好地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为人类可以在相同性质的事物上直接交流信息和观点,在相似事物或特色事物上传达感受、表达共鸣。例如李清照《声声慢》英文翻译:


[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

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

(许渊冲译)

诗中,首韵就以十四字叠音开头,后片第六句又运用叠音错落为收尾做铺垫,不仅达到了音韵之美,更将女词人孤独凄凉的心境、难以言传的愁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有差异,在音韵使用方面就更加大相径庭。要体现原文的意境已属不易,要再现原诗的三美便是难上加难。但译诗大家许渊冲教授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结合英汉文化的共通之处,(即读者对某种特定的场景或意境能产生情感共鸣,在诗歌方面同样有韵律美的要求),然后通过略微的变通和补偿,如前三行里出现了四次“I”,两次“what”,后两行中连续有三个“so”字结构: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并与“without cheer”相得益彰,反复的强调,使作者内心的烦闷和孤独的愁绪跃然纸上。从而不仅使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境和氛围,还保留了原文的音美、意美和形美,使之读起来颇具西方诗歌的风格。第二,中国独一无二的医学文化。在中国,许多古典文化是相通的,有其共性,所以有时会交叉出现在不同的领域,如属于中国哲学范畴的“阴阳”,看似简单普通二字,翻译时却不能简单地处理为“dark and sunny”。因为当其应用于医学时,阴阳用以说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等内容”,如“脏为阴,腑为阳”、“气为阳,血为阴”、“温性药称为阳,凉性药称为阴”。因此,在《汉英词典》中,中医学名词“阴阳学说”译为了“the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 etc.)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 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egative,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7]译者以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式将“阴阳”译成英语,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透过共通感使异域文化读者与原作者及原作之间实现互通互感,而这些实现起来也并不难。第三,中国歇后语(双关语)文化。汉语因其自身的特点,可构成许多歇后语和双关语,这是英语所望尘莫及的,但因各民族间有一定的共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有共同的经验,故语言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有一些契合度,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歇后语文化,虽因其包含的内容较多而语言本身较简洁让人难以理解,却它并非是无法和英语互译的,例如:


[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译文:The dumb man eating the bitter herb: he had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2]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译文:A dog given a bone who doesn’t come back fo more.[6]

在[1]句中,译者将“黄连”译成“the bitter herb”,虽然处理方式较简单,但“bitter”一词足以点明“the dumb man”无法表达出吃黄连后的心情和无奈感,西方人也能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有所体会和类似的感受。而在[2]中,译者巧妙地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将“肉包子”译为“a bone”,简洁明了,西方人怎么会不懂狗和骨头的关系呢?所以“有去无回”便通俗易懂了。

4.2人类共通感视角下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不同语言中的文化色彩。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情和文化传统,它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语言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用不同的事物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作出适当的喻体转换,如“望子成龙”,一般会译成“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之所以会在翻译后面加注释是因为在中国龙象征着“高高在上的帝皇、神圣不可冒犯”,而在西方国家,“龙”却被认为是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要做出等值意义的转换。

第二,语体色彩的适当转化。语体是同一语言使用者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该语言的变体,实质是指根据场合(语境)选用同义词。它们或是随便,或是亲昵,或是刻板,或是典雅,或是商谈式的,抑或是命令式的等等。语体色彩蕴含着丰富的语用意义,这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注意原文的雅俗文风和语境,使用得体的语言传达准确的语用意义。


[1]如蒙惠寄贵公司低碳目录及其价格和付款条件的详细资料,我方将不胜感激。

译文: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the copy of your carpet catalogue could be forwarded to us, with all details of your prices and terms of payment.[7]


原文中的“如蒙”和“不胜感激”二词,非常符合商务文体的要求和规范。在翻译时既要求达到原文的信息功能,还要符合原文的语体色彩。所以,将其分别翻译成“if+could”和“It would be appreciated”不仅显得对方有礼貌、有诚意,整个文风也显得很正式。无论是中国读者还是外国读者,都能获得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

5.结束语

翻译实践之所以能展开主要因为它建立在人类共通感的基础之上。译者在翻译时,应先了解翻译的要求和目的,在操作过程中要找到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同时又要把握好语言间存在的差异,关注语言中的文化色彩和语体色彩,以满足目标语给读者带来共同的情感共鸣或对事物共同的认知。有对等的语言互相转换时尽量不要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地改译或编译,要尊重原文信息,保证译文的原滋原味;当遇到文化不对等时,应立即做出适当的转换或替换喻体,灵活处理。

[2]鄙人当尽力而为。

译文:Yous truly will do his best.[8]

在汉语中,“鄙人”是“我”的谦称,用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表示熟人之间的戏谑,以示关系的亲密,并能增加愉快轻松的场合氛围。类似的情况在英文中也很常见,他们喜欢用“Yours truly”代替“I”。在翻译的过程中,便达到了相同语体转化的目的,使读者在已有的共通感基础之上获得信息的对等。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下卷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 张中. 直觉与审美共通感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 (4):98-102.

[3] 卞辉. 共通感——心之统一 [J]. 《才智》,2013 (20):234-235.

[4] 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 郭著章. 英汉互译实用教材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6]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 周邦友. 浅谈汉译英中标点符号运用效果[J]. 《中国翻译》,1995(2):25-27.

[8] 罗其精. “汉英‘自称’及其对译”[J]. 《中国翻译》,1995(1):60-61.

基金项目:本文为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与意象翻译研究

[编号:15YBA401]

作者简介:李延林,男,湖南益阳市资阳区人,汉族,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MTI的理论与实践;李稀,女,湖南岳阳人,汉族,硕士,长沙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MTI(笔译);娄鑫,女,汉族,河南 人,中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