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探讨

普燕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结构单一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改革的需求,所以教师应积极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及知识应用能力为目的,加强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入,进而开拓学生眼界,使其获取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当前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实行问题,其次列举了几项构建灵活多样大专数学教学体系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灵活多样;大专数学;教学体系


引言:数学作为主流学科,在长期的大专教育过程中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教学体系。但在高度成熟的境况下,教学形式的单一及固化亦是其并行呈现的状况。此类教学体系虽能保证学生知识稳固,但不利于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与当前教育改革需求相左。因此,本文对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实行问题

首先,大专院校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教师的师资水平亦同。因学院机制,多数数学课程均采用阶梯课堂传授制,学生参与人数众多,教师难以逐一给予解答,进而导致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实况。部分院校的数学教学中,聘用毕业的博士生进行数学讲解,此类人员因刚接触专业的学科讲解,尚未具备成熟的教学技术,进而导致课堂呈现效果不佳[1]

其次,教育体系相对固化,限制人才发展。大专学校注重各项人才的培养,在数学专业,更是给予了相当的发展厚望。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教师为保证人才基础稳固,往往在教学中侧重于理论教导,进而或存在过于遵从教材及关注考试成绩等现象。数学学习同样需要思维发散,而过于固化的教育体系与嘉峪关年会限制人才的有效发展。

最后,教学内容相对刻板,未能启用新式教学手法攻破教学难点。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这点无需质疑。同时,其中亦存在诸多教学要点及难点。单凭学生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较为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经多方人员编写,具有一定的严谨度,但并不完全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对教材的内容安排完全遵守,则极易导致学生学习时出现大片存疑的情况。此类情况的出现,又会使教师怀疑自身教学执行效率不够,继续沿用传统的手法加强授课力度,形成逆向循环。

  1. 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策略

  1. 建立多元化教学管理模式

在大专教育阶段,数学因其学科基础性,致使其教学管理往往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但同样因为此特性,多数教师为保证其传授的理论正确,过于遵循传统教育观念,进而导致相关教学体系固化,教学内容单一。为改变这一现状,院校与教师均应开拓思路,进行多元化教学管理的创新改革。首先,应改变过往“数学科目照本而宣即可”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中多种实例与理论的结合讲解,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并从实际出发,制定新式教学管理模式,其中应明确学生为教育主体,加强理论与应用的融合,保证学生课堂的高度自由,及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等制定要素。大专数学教学管理仅凭学生参与不足以体现“多元化”,院校应协助教师丰富管理构成,批准数学科研人员、校外专业人士等参与教学活动,并召集校内顶尖师资力量,组件数学专业教学活动规划团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整体大专数学的全面发展进行掌控,节省教师课后的考量时间,促进大专数学教学活性的发展[2]

  1. 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场景

多媒体技术应用可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知识难点、要点的有效突破。此类技术应用可实现教学情景的设立。通过视频及音乐的播放,调动学生多重感官进行信息感知,进而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大专数学的知识魅力。

在学习多元函数一课中,因涉及到x、y、z等空间象限的表达,其理论相对晦涩,概念相对抽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场景布置。教师可在课前叙述相关内容为函数的具象展示,并优先进行课程内容的简单讲解,当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一定概念时,利用阶梯教室大屏幕播放z=f(x,y)的3D图形,其呈空间状的形态展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教师亦可在此类展示中回顾过往教学中学习的一元函数,二元函数,通过图像的变换,学生可在其中发散思维,进行其中关联及规律的自主探寻,进而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个人思想与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合。

  1. 利用生活元素提高教学能力

当前大专教育亦受教育改革的影响,推崇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亦要用于生活。在严谨的数学课堂天骄生活元素,能有效活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思考。生活元素的容易亦能加强学生理论熟识的亲切感,并能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搜寻大专数学知识的相关痕迹

[3]

在学习连续函数一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应用进行有效联想,如在气温变化的表现中,只要时间相对较短,气温又无骤然变化,即可得出连续函数的变换形式;亦或举例物体在进行自由落体时,其速度随时间加大,其每秒位移亦会增大。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位移变化不会太过明显。此类实例相对形象,且极易产生画面感,当学生有所领会时,教师可继续进行连续函数的续言讲解。如学生提出二者关联并不大,未能理解的意见时,教师应及时转换所举生活实例,进行多角度的活化讲解。

结论:总的来说,在大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认清当前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实行问题,并通过建立多元化教学管理模式,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场景,利用生活元素提高教学能力等策略,逐步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只有从教学体系角度进行大专教学革新,才能从学习发展的根源实现相关学习的有效改变。学生亦会在其中培养自身数学素养,梳理相关知识要点,形成自主学习观念,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黄黎明. 大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好日子, 2019, 000(009):P.1-1.

[2]高云静. 大专数学课的教学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7):157-157.

[3]苟玉梅. 如何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10):998.

作者简介:普燕,女,汉族,籍贯:云南 生于:1981-03,工作单位: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位省市:云南省昆明市,单位邮编:650000,职称:讲师,学士学历,研究方向: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