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从高考试题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

曾春

龙川县隆师中学 517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为了提高历史课堂高考备考有效性,需要深入教学实际,不断总结更加有效的复习对策,积极有效的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提高学生备考认识,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从高考试题;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教学

引言

高中历史是高中时期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深刻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的意义深远。为了使高中历史的教学更加有效,我们在教学中开始研究高考试题,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关于历史教学的启迪。本文就将从这个角度入手,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历史课程是学生从初中开始便接触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一些固有的印象,认为历史就是较为死板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历史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其它理论进行背诵。此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偏见。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此产生抵触心理。当学生产生此种心理时,他们的学习态度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1.2教师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氛围。很多教师会习惯性地从传统高考的角度出发,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一些知识。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没有较强的参与感。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影响学生的发展。2.专业能力不足开展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它还需要教师对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教师才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对知识进行讲解,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抱着提高学生成绩的心态。这就使得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很难促进新高考背景下教育的发展。

2优化措施分析

2.1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进行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其实就是在归纳和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专题历史知识结构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且对不同专题的知识进行对比,以此来达到使整个历史知识脉络清晰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首先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只有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清晰把握,我们才能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整理不同专题的历史知识,否则知识点庞杂的高中历史会让学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带领学生从宏观上驾驭知识。依照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对独立性,我们可以按照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等方式设计专题。比如,我们在梳理世界史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成国别史和专题史。国别史就是纵向对美英法俄德日意这些国家的历史进行归纳,而专题史则可以包含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还有民主运动史等。当然,在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探究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横纵的共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和学习历史的能力。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重视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又要求学生需要重视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历史的横纵向对比,找出历史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同时还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以及多样性。

2.2科学利用史学新范式,多角度分析问题

高中历史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含了对人类社会政治的概述,同时包含对人类思想的理解、经济发展的分析,由此可见,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史学的真实内容,规范进行相关内容的整理归纳,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历史内容。多角度分析,科学利用史学新范式,提升复习效果,以文明史观感受历史,以现代史观分析发展,以全球化史观掌握历史变化,从这三个部分,分析问题,掌握历史知识。著名的历史学家马克垚,倡导文明史观。坚信世界文明是对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的整合,因此可根据不同时代进行特点分析。同时可根据交流区域分析,将整个世界文明分为国内文明、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文明交流,进而以不同角度分析文明的发展与进化。对能够帮助文明,促进文明发展的人和事件予以肯定,否定起到反作用的人和事件。从现代史观的角度分析历史,中国近代化加速我国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属于早期现代化,推动国家向工业化发展。此阶段人民群众也更推崇民主、自由的正确科学思想,可见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可从经济角度判断同时可根据人民思想进行判断。如:高考题目中,常见对辛亥革命的探讨与分析。从现代化视角进行剖析,需要强化资产阶级的相关概念,促进我国资本主义的循序渐进。而从全球史观分析,需要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站在世界历史角度分析此阶段的统一性与特征性,从不同国家的分散性到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分析,从局部到整体两个角度剖析历史的发展。再如:分析新航路开辟问题时,以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特征,确定其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分析辛亥革命问题时,以全球史观分析,其召唤了亚洲的觉醒。

2.3转变教学方式

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从新高考的角度出发,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历史教学。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以往的每节课都会围绕教师来进行。因此,在改变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试着将学生放到主要位置,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例如,历史课程中会涉及大量事件的发生时间。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然而,此种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新高考政策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时间表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这样,学生既可以对知识进行复习,又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历史遗迹进行观看,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方案背景下,历史教师想要促进教学的发展,就要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历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艳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52.

[2]李涛.基于新高考下微课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