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

王 坤

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现在的习作教学是从中年级开始的,而低年级大多数教师则以识字、阅读为主,很少进行写话训练,因此,到中年级一起步就写命题作文,缺少了铺垫和过度,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作文在起步阶段就不顺利,容易导致学生对写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了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写作能力必须从低年级起就开始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怎样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使孩子愿写、乐写,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础呢?

一、用足教材,架桥铺路,仿句写话。

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写话,或变换句式进行说写,或拓宽句子的内涵、外延说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跳一跳就能摘 到“果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摹仿是儿童的天性。如,学了《春雨的色彩》后,大家对“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就带着他们到校园里转了一圈,然后让他们摹仿小动物说的话,写写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象。孩子们的小嘴念念有词,小手忽紧忽慢地书写道: 春雨是五彩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小草绿了。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迎春花丛中,迎春花黄了。春雨是无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树叶上,落在花瓣上,都是透亮透亮的。

教材中的优秀范文还有很多,如《四季》、《菜园里》(一册)、《柳树醒了》、《荷叶圆圆》(二册)、《秋天的图画》、《纸船和风筝》(三册)、《泉水》、《北京亮起来了》、《画风》(四册),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摹仿它们的写法,或一句或几句地写一写 。这样架桥铺路式的训练,既给了孩子一个写作的“阶梯”,又为他们用力“攀登”提供了条件。

二 、张扬个性,创编故事,发展思维。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编写心中的一个个童真世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话训练。如把电视中看到的动画片记录下来,或者根据故事的开头,让学生续编故事结尾,对于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也可以创作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异想天开”,畅想生活、畅想未来:让学生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未来的房屋、未来的学校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学生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加强阅读,课外延伸,丰富自己。

有人把“读” 比作蜜蜂采蜜,把“写”称作蜜蜂酿蜜,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还说明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低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这套识字工具后,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加大阅读量,以注上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为主。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圈划出好词佳句,背诵富有童趣或蕴有哲理的小诗歌,表演童话小品等,变单一的、毫无目的看书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

四、注重方式,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为了避免以单一的写话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我设计了多种写话的方式:

1、先画后写。在学过《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先画画自己的小手,再配上一句话,写写自己的小手都做过什么。

2、先看后写。学完第一单元"春天"的专题之后,我让学生去找春天,把自己看到的把自己看到的、发现的写下来。

3、先做后写。学过第二单元''温暖的家庭"专题后,我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并写一写自己做的家务。

   这些多样的、有趣的写话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孩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惯。无论是先画后写、先看再写还是先做再写,学生必须自己去看,自己去体验,在观察和体验中孩子才会有话可写。在课内外,教师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和活动氛围,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发现,使学生在一种快乐、轻松的积极状态下尽情地说、自由地写,有创意地表达,才能逐步把学生引入创造性的习作之门。

五、关注成功,体验快乐,以评促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竭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真情朗诵学生的作品,热情赞扬好的文章。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爱上了写话。其实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一样,应当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科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

   总之,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写话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写话的兴趣,激发写话的动机,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动力,为低年级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我们也没有理由找不到学生写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