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移动学习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玉梅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得出当下我国在幼儿师范教育领域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依旧是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单方面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让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与思考,也没有办法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开始提出了在幼儿卫生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移动学习的方法,移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能够自由活动的,摆脱了传统课堂固有的学习模式,在学习方式、学习目的、教学模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变革。除此之外,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智能时代,已经普及了智能手机与电脑等相应的智能设备,这为开展移动学习在物质和技术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幼儿卫生学教学;移动学习


一、引言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幼儿卫生学》是其中必修的一个课程,也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其主要教学要点在于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以及如何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

移动学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在移动的学习场所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说利用移动的数据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的重点就在于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固有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移动学习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在此社会背景之下移动学习的关键点就在于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工具开展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移动学习的特点

1.移动学习给学习者带来的自由性,让学生可以选择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来进行自己的学习,这种较为独特的优势是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因此也成就了它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其自由性,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具有的零散时间开展自身的学习,更好的做到对时间的管理,提高时间运用的效率。

3.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上都可以进行自行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

4.移动学习在本质上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能够让学生处于更加主动的学习地位。同时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有着极大的改善,从而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二)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在学习中运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包括可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等,这种方式是对于智能化设备以及大数据网络的正面积极优势的合理运用,与学生自己玩手机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对学习的积极性。

2.站在教师的层面考虑移动学习设备的使用,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互动的模式,也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学生之间展开亲密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移动学习拓展了课堂外的学习空间,实现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移动学习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与策略

出现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由于手机的普及,可以下载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幼儿卫生学》的实际教学,既可以结合其信息传递的优势,又能够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进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UMU(优慕)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并且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其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课前利用UMU APP通过上传事先找好的图片和录音制作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完成之后通过微信分享的方式上传到班级群,学生可以直接打开群中的链接进行学习,在使用过程中很方便,而且课前也是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性探究和学习;课

中通过UMU进行课堂互动,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鼓励每位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帮助学生通过主动性探究的模式自主的理解课本内容,实现课堂翻转。UMU软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拍照上墙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将自己的讨论结果以照片的形式发布到班级群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其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对讨论结果进行评析和讲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后可以通过UMU微课,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让学生继续思考的状态,全面内化知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卫生学》(第三版)第四章第五节内容作为讲解实例,对其采用移动学习的具体模式展开案例性分析。

1.课前利用UMU就课程主要内容安排进行微课制作,在集体儿童机构,传染病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曼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者。主要包含的微课环节包括:①如何管理传染源;②如何切断传播途径;③如何保护易感者。从这三个方面认真的明确微课制作的主要内容与形式,给学生留出预习知识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具有探究学习的意识。

2.利用UMU的互动环节,教师自主设定相关教学问题,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多媒体首先将所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本节课程可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如何做到早发现传染病病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后应怎么做?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②通过哪些措施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者的措施有哪些?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采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班级互动环节,并且可以十分方便的在手机上直接回答教师所设置的具体问题。之后将学生的讨论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教师对最终结果进行系统点评。

3.利用UMU的互动环节,设置讨论,并拍照上墙。教师出示讨论问题:如何进行终末消毒?此时教师要用二维码的形式构建学生可讨论的场域,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讨论环节,并在讨论结束之后将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对最初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教学,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提升其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4.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在此利用UMU软件对本节课程所讲授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并将其上传到学生的微信群,以便于在课下学生能够进行复习和巩固,让学生保持的持续的思考。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卫生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也应该有所改变,通过实践证明移动学习对其整体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希望本文浅显研究对今后发展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兰.信息时代微课在学前教育幼儿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1):24-26.

[2]唐二.浅析《幼儿卫生学》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9(2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