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效果

张薇 李莉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 宁夏中卫 755000

摘 要:目的 对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运用成效展开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透析治疗的200位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随机的将200位透析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人数各100人。在观察组中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展开护理风险管理;而在对照组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资料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通过两组之间比较发现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各方面均比对照组优良,同时具备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之间各方面信息资料的对比和分析,实践证明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切实降低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事故和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让患者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展开透析治疗,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护理工作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2016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男113例,女87例;年龄为22~76岁;脓毒血症患者83例,急性肾损伤患者38例,脑外伤术后患者22例,多发外伤患者2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1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1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6个月,本次调查前3个月内发生过感染疾病,资料不全,严重过敏。

1.2方法

由护士长带头成立调查小组,对患者病例信息进行收集,根据是否发生导管感染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留置部位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将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患者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在完成数据分析后,调查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导致导管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管理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管理整改意见。

1.3 分析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患者满意度,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两组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作为对比分析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展开本次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200例患者中,发生导管感染48例,占24%。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发生导管感染患者与未发生导管感染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留置部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低、留置导管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留置部位为下肢是导致导管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β

Sx

χ

OR

95%CI

年龄

0.808

0.131

8.635

0.001

1.365

1.068-1.576

糖尿病

1.145

0.238

9.246

0.000

1.763

1.684-4.576

血清白蛋白

0.557

0.052

11.376

0.000

1.298

1.258-3.952

血红蛋白

0.949

0.135

12.263

0.000

1.746

1.287-6.652

导管留置时间

0.962

0.152

8.563

0.002

1.742

1.054-5.218

住院时间

0.732

0.127

6.357

0.009

1.526

1.066-4.233

留置部位

0.816

0.326

8.219

0.002

1.438

1.088-2.043

3讨 论

此次研究通过在观察组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透析护理工作机制、注重培训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效提升医护人员自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及专业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有效降低透析风险[1] 。(1)加强营养干预。患者的个体因素是影响导管感染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考虑到传统管理方案中并未从患者角度入手进行防控,本次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在护理路径中引入了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环节,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要求护士按照流程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对应的营养干预方案,科室内组成营养干预团队,针对不同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干预计划,尽可能地给予环境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也将该思路推广到其他病种管理,提升护士对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2-3] 。(2)实施专项培训。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问题开展培训,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护士的相关认知。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提升护士对导管感染的防控意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护士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成立对应的管控小组,确保制度顺利落实[4] 。(3)运用集束化管理。将集束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导管感染的防控,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①严格执行无菌制度,要求护士严格按照要求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定期做好导管护理工作,确保留置导管期间穿刺部位处于无菌状态。②强调手卫生依从性,要求护士严格按照要求洗手,在科室各个洗手池上方粘贴七步洗手法的示意图,科室内放置多个快速手消毒液,要求护士在执行相关操作前后严格洗手。③合理选择穿刺部位,要根据患者的血管、营养状况合理选择穿刺部位,严格避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而随意选择血管,并根据患者的血管、营养评估状况,实施定期的护理观察。④质量控制,管控小组要不定期对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了解护士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落实[5-6] 。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主要受到个体因素和侵入性操作因素影响,管理层应当重视护士的相关能力培训,实施集束化管理,提升护士对导管感染的防控能力,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开秀.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的安全分析及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7-259.

  2. 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0):3113-3116.

  3. 韩萍.探讨医院血透感染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9(21):9-10.

  4. 单亦升,黄秀芹,雷鸣,等.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947-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