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三学生数学成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1
/ 2

如何提高高三学生数学成绩

杨鸣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校 150300

摘要:高三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有半点马虎。尤其是对于数学科目来讲,难度最大也是拉分最多的一科。有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很难提高,因为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复杂难懂,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三的数学成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三数学;成绩;建议

引言: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其是都是在假装努力,每天和其他同学一样在上课、做题、复习,但其是都是在做无用功,没有一个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担起身上的重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针对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案,保证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抓住重点

复习过程的作用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题,而是看这节课上学生的有效思维量有多少。在高三的教学复习中,学生受教师的影响认为不断思考做题是最佳的方法。但这让学生看不到自己失败又摆脱困难的过程,学生只是学到了一道题的解答方式,所以,在高三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典型性。

例如,在复习等差数列这一章内容时,教师抓住本章的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难点是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数学的热情不够,所以教师可以引用一些生活实例比如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等来概括出数组特点,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然后就这些概念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认识多元的思维方式。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以多元化推导思维慢慢突破难点。所以,学生不是简单地背一些公式和原理,而是理解所学知识,抓住重难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数学运算

学好数学的基础就是运算。很多学生在考试时感觉自己答的很不错可试卷成绩发下来却不尽人意,明明计算思路过程都对了,可因为计算结果算错导致严重丢分。而且,大多数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解题技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做题时除了计算速度慢就是计算正确率低。所以教师经常制定计划,训练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仅有益于数学学科,还对其它学科有极大帮助。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圆锥曲线时,教师可以出一些考验学生计算能力的题目,如:已知点F(1,0),直线L:x=--1,点B是L上的动点,若B是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N,求点N的轨迹方程。与椭圆相比,抛物线的解答过程相对容易:由已知,得|NF|=|NB|,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点N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2=4x,学生解答时要依据抛物线定义和垂直平分线的定义。这是比较基础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沉着冷静,用心计算。教师可以根据典型例题,对题中的条件作出改变,让学生去练习;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在做题后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运算能力方面,要打好持久战,要想提高决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细致等好的数学素养,只有学生自身不断坚持就会达成预期的目标。

三、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一个思维酝酿和形成的过程,并不像解题步骤具体体现在纸上。审题作为学生在解题时的准备工作,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解题的思路和办法。而常用且有效的审题方法就是从题目出发,通过给出的已知条件,努力寻找问题与条件的契合点,一般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做题时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审题,即归纳所给出的条件,通过转换得到需求的量。但这类题目相对容易,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不能跳步,认真严谨。

例如在做这样的题目:某奇函数f(x)在区间(-4,4)上是减函数,且满足下列不等式f(x-4)+f(3x-4)<0,求x的取值范围。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讲,他们可以结合题意读懂已知条件和数学结论间的关系,什么是已知条件,哪些是要求解的,并最大化的挖掘解题思路,避免发生遗漏。正确的方法是先由f(x)是奇函数得出f(-x)=-f(x),而且要注意到f(x)满足的条件,对区间(-4,4)来说,也必须满足f(0)=0。但很多学生会出现错误的解题方向,x作为自变量,对于x的取值范围定义,需要从不等式中获取哪些条件?他们通常会直接将f(3x-4)转移到不等式的右边,去掉负号,最终陷入错误逻辑中,使结果缺失准确性。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审题能力,避免学生犯基础性的错误,落入错误的逻辑圈内。同时,教师还可以变换题中的已知条件,让学生解答,不断锻炼他们的审题能力和熟练度。

结论:无论是怎样的学习方法都需要老师的不断探索和学生的自我坚持。在数学科目中死记硬背不是硬道理,只有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掌握精髓,才能更容易学好。高三的每分每秒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数学教师,要担起责任,依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措施和计划,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放手不管,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参考文献:

[1]黄若伦.浅议如何激发高三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22):40-41+34.

[2]黄红梅.高三学生数学解题元认知的调查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