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卢芳

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 341000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笔者通过近些年来的工作实践看到,学校目前的德育工作本身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列举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提升策略

引言

纵观当前教育实践,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有着“以分数论英雄”的意识,很少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德育上,让德育流于形式,趋于表面,收效甚微。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德育,其心智和品德方面会出现偏执和狭隘等心理特性,那么他们将来走入社会之中,在工作生活的交际与沟通方面,势必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转变为家校合作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长必须配合学校的教育。而事实证明,打破原有“校强家弱”的观念,建立家校合作的共育理念,重建伙伴关系,才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为此,我们一方面定期开展家校联谊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家长共登鼓山,同行福道,齐游大自然等;另一方面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主题活动“节日联欢会”“班级才艺展示”“红领巾义卖”“劳动技能大赛”等。这都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德育动态,使其更好地与学校合作,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地在讲堂上灌输知识,因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听,他们要么是睡觉、要么是玩手机、要么是看课外书,很少有学生会认真听课,这就导致了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有待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单方面教学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政课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可以在平台上针对课程上的一些重难点或者是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留言,教师在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一些兴趣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凝聚学科教师之才干,开发校本课程,立足于“融合”

德育是班主任的工作,任课教师只要确保自己所教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了即可,这是学校管理的误区。在学校管理中,我认为各学科之中都蕴含着无形的德育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引导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中的隐形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德育教育,真正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组织每一位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参与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当中,注重学科与德育的融合,编写了一套适合我们实际校情的校本教材,真正做到课课讲德育、人人上德育。例如,学科文化融合。只要我们善于在学科领域里挖掘并融合,就能让德育在学校全面覆盖。我们的音乐组和美术组优美合璧,开发《画“姿”舞“韵”》的校本教材,有的取材于敦煌的“飞天”,或画或舞;有的取材于《清明上河图》,又画又演;科学组和心理健康组合力开发《实验与游戏》的校本教材,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实事求是态度、勤思好问等。体育组的《我爱篮球》《脚尖上的足球》,信息技术组的《网络天地》等校本教材,都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紧跟时代要求,既带有鲜明学科特点又充满童趣。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已然形成了课课有德育、人人讲德育的美好局面。

四、凝聚家庭之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立足“转变”

在很多人看来,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当肩负起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教育职责,这其实也是一种较为片面的看法。诚然,学校负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但是作为家长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行列之中。须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力量难以想象,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一层面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想将德育落到实处,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形成家校合力格外有必要。在家校互联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实现了三个转变。

结束语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将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德育策略进行灵活而科学的运用。如此,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我们的学生也能切实从中收获道德品质的良好熏陶与感染,也才能更好地发展,拥抱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艳迪.人本化视角下的德育教育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123-124.

[2]解瑞兴.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六).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1-23.

[3]胥泽民,廖菊,兰娅.浅谈农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8(3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