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迹 文学的丰碑 》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生命的奇迹 文学的丰碑 》

曹容容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人物故事是残疾人作家、曾任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史铁生。他坎坷却坚强不屈,奋斗一生的事迹。

5fbdee50d793b_html_ed884b5ffc02e084.jpg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就是史铁生。当年,一纸“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一下子把无限的寄托和热望给予了陕北,史铁生曾这样写道:“我们插队的那地儿的那条河叫清平河,那道川叫清平川,我们村子坐落地叫清平湾。站在山顶上看清平河,一条金屋似的带子,蜿蜒东西不见头,清平湾上浮着薄雾,隐约可见。”而我们也就不假思索地汇入了那场运动——“老三届”们远离父母亲人,奔赴了陕北老区。

史铁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史铁生,1951年1月出生于中国首都北京,他的原籍是河北涿县,上学时他学习成绩优异,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时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年轻时候的他热爱田径运动,并且从小成绩优异。是大家邻居口中的好学生好孩子。1961年史铁生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史铁生的一生有着多重的职位和身份,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他也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的全国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69年1月他和大多数怀揣梦想的北京知青一样插队到了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一个城里小伙裹上了白羊肚手巾,抱上才出生4天的牛犊,开始了他陕北放牛娃的生活。他在农村生活了4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农村种了3年地喂了1年牛。 史铁生在陕北喂牛的两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青春的日子,也是他人生旅途中最灿烂、最美好的青春体验。

那时他对陕北的牛,透着那么一股子深情的厚爱。由于他最爱看斗牛,回到窑里,总是绘声绘色地说着牛斗架,有时竟自己装起牛来,牛斗架的一幕就立即浮在眼前。他就像一个孩子,天真,而且活泼得像是牛犊儿欢蹦乱跳。

但是,1971年夏末的一场暴雨改变了他的人生,史铁生原本就有腰腿疼痛的病症,因为放牛时没有来得及躲避暴雨冰雹的侵袭导致高烧不退,引起旧疾发作,被迫回到北京接受治疗,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一年多后离开医院时下肢已彻底瘫痪,只能由父亲用轮椅推着回家,在最生龙活虎的20岁青春年华里命运将他与轮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在这个时候,唯一能消除痛苦的似乎就只有死,他曾3次自杀,但他终究没有死,因为她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亲人、同学在关心着他注视着他,还有那来自遥远关家庄的乡亲们给他寄来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甚至有从口中省下来的粮票。在这个时候他忘了自己的病痛,几乎是情不自己操起笔来,把对老区人民昨天的依附和感激,今天的眷恋和向往,饱沾心血淋在纸上,写出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成功了,获得了197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青年文学创作奖,可他却说这不是自己的成就,是陕北人民写成的,他只不过是执笔而已。

1984年当他载着这份荣誉回到关家庄时,乡亲们把他围了起来,抬着他出了这样进那家,一天竟吃了九顿饭。他还看望了当年与他一起放牛的老汉。

然而,上天似乎总是要和他过不去。1998年的一天晚上,史铁生正伏案写作,突然昏厥过去。他被家人送到医院,经查,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从此,他不得不靠每星期三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在长达11年的血液透析中,他的左手动脉和静脉点成粗大的扭曲的蚯蚓状。当他坐着轮椅去医院透析,那薄凉的背影,让人涌动起无比悲状的心情。每一次透析,就有可能是生命的绝唱。所以,每一次,就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而这一晃,竟走过了11年。折射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就在这种整天几乎是在生病中渡过的史铁生,却忙里偷闲,在"业余"时间里,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许多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的《病隙随笔》,字字珠玑,充满着人性的光芒和智慧,感动了无数读者的,使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著名作家莫言深情地说道,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时事难料,波诡云谲。人生不可捉摸,当上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以生病为职业的人,也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如果注定要以生病为友,那么,就让生病绽放出另一种生命的美丽吧。以一种感激和敬畏的态度,去对待生病、善待生病、安妥生病。正如史铁生说的那样,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正是有了这痛彻肺腑的心灵感悟,才使得到史铁生绽放出人生的别样的美丽和坚强。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差5天就整60岁,正如他生前所说:“能呼吸时就要有尊严的活着,临走时我要毫不吝惜的将自己的生命像接力那样传递给别人,只要我身上还有一件对别人有用的器官,当离开现实世界时就一定毫无保留,无条件捐赠给他人”他时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了医学研究;肝脏捐给了患者。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