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老教师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

苗曙华

兰州市城关区朝阳村第一学校 730000

教师这个职业,在多数人心目中是高大上的。认为工作稳定,收入也可以,还不算累,岁数越大越有经验。其实,远不是他们想象的这样简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才是教师的真实写照。

我从事教育工作32年来,从班主任、主课老师到代副课兼任财务工作,现在又兼任音乐老师,每一步都在不断的学习和突破之中,忙并快乐着。尤其是到了天命之年,还能接受新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胜任,而且还要干出一番成绩来,对50岁的“老”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和突破。下面,我把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同行尤其是同龄人做一个分享。也算是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个人的“梦想”,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才华、心血、智慧全部放在教育上、扑到学生身上,全心全意地为教育服务。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意识、管理育人意识和服务育人意识。还要学生之所想,急的是学生之所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包括他们的情感理智,兴趣爱好。都要关心、关爱。尤其是小学阶段,培养一种爱好,使之终身受益。就成了我们教师的责任。而音乐,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之一,让学生用音乐去感知美好,欣赏世界,陶冶性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以前没有音乐熏陶的小学生,想让他们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于是,学校就想到了口琴。

口琴是吹奏乐器中唯一能吹也可发音,吸也发音的乐器。演奏过程中,神经系统控制呼吸系统根据需要调整气息,确定吹吸强弱长短和移琴转位跳音,本质上是一种微系统协调运动。科学地训练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发展。                

正因为如此,2017年,我们校领导决定在学校特开设了口琴兴趣班。并安排我负责。我怀着一份爱心,抱着造福学生、使他们掌握技能、受益一生的想法。没有因自己已年近半百而退缩,拖着慢性病的身体,从组乐队、请老师、购乐器,到学生吹出学校,吹出省外。把以前没有音乐熏陶的学生培养为喜欢音乐的口琴演奏者。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趣,还在省内外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今每每想起,颇有一番感慨。我认为有以下三点收获:

、用心育人

为了让这只初创的口琴乐队接受音乐、喜欢音乐、成就音乐。我每周六利用休息时间,在早上8点前赶到学校,配合口琴老师给同学们教授和排练。两年多的大部分周六,我都是这样度过的。有时候因病痛和劳累实在起不来,我都要告诫自己:既然爱学生就要使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得,一生受益,不能半途而废。再累再痛我也要去学校。配合口琴老师管理服务学生。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扎实、有效率。我又给学生们做了时间上的规划安排。要求每天晚上回家练习一小时,在睡觉前每人必须把练的结果用微信语音发我,我根据学生吹奏的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先育人,后教琴,”的教育法则,在配合专业老师教授口琴吹奏技术的同时,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

1、 学习任何乐器,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口琴也不例外。感性上,通过教师吹奏经典名曲或孩子们熟悉的乐曲,或用多媒体播放口琴名家或团体的演奏音视频,让学生对口琴音乐产生全新的认识。理性上,我和每个学生都耐心描述了音乐带给人类的美妙,激发起孩子们学习口琴的兴趣。讲清音乐对促进智力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调动起孩子们的学吹口琴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我要学”。

2、 把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学习音乐,演奏乐器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熏陶不仅能提高道德情操,也能促进智力、体力的健康发展,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在口琴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通过音乐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净化心灵,启迪智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今天没吹好,明天再来教,今天没学好,明天再来学,诲人无倦,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爱是无穷的力量,爱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只要教师对学生付出真情的爱,用心教学生。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有着幸福、快乐、执着和追求的人生。

、信心成人

一位领袖说过:一个人如果失去金钱,则失去人生的一小部分,如果失去朋友,则失去人生的一大部分,如果失去信心,则失去人生的全部。所以,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我把提高学生自信心贯穿始终。一个班级口琴课开得成不成功,要看整体的吹奏水平。对一些进步慢的同学,除课堂上多关注外,有意识地选一些难度低、速度慢的曲子或段落让他们展示吹奏,增大成功几率,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克服自卑感,产生自信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信心,就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把一批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学生们,通过启发、鼓励,引导、教授、培养成音乐爱好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领导的关心下、老师们的配合支持下、同学们的努力下,口琴乐队当年就取得了好的成绩—荣获全区艺术节小乐器比赛第二名;并去广州参加了全国的比赛,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年,在全区艺术节上,在10多个比赛的学校中挺进前四。真正使我的学生们掌握了一项技能,增加了自信心,对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使之受益终身。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程,人性的深邃,成长的漫长,过程的琐碎,需要的是我们教师的内心力量。只要我们“老教师”以身作则,带动其他教师用爱心、用心、耐心、责任心的“圆梦”教育,只要广大教师敬业爱岗的情怀更加崇高、教书育人的态度更加严谨、无私耕耘的奉献更加香醇、开拓创新的凝聚力更加强大,明天中国梦的“教育梦”就一定会实现。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使学生爱好广泛、兴趣盎然、探索更多。不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站好最后一班岗。




5fbf5102e99cb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