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历史解释素养初探 ——以师生共读《大国霸业的兴废》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3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历史解释素养初探 ——以师生共 读《大国霸业的兴废》为例

杨文莹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 广州 花都 510800

摘要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能力要求之一,要提升这一素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高低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过去学生和历史教师对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方面总感到吃力,因此,笔者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媒介开展师生共读历史名著活动,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本文将以选考历史班利用微信群开展师生共读《大国霸业的兴废》为例说明我们的探索。

关键词 历史解释 师生共读 阅读能力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要求并不低。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规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阅读历史材料时,特别是在专业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方面常常感到困难,而在一些观点论述方面也难以准确阐释自己的观点等,这些都不难看出学生在“历史解释”素养的习得上还有待加强。

因此,笔者在课外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媒介进行师生共读历史名著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接下来将以在选考历史班利用微信群开展师生共读"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之《大国霸业的兴废》一书为例说明笔者的探索。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次师生共读活动中,笔者组建了师生共读《大国霸业的兴废》的微信群,共有52个来自历史选考班的学生自愿参加,笔者同时邀请了某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我区历史教研员等老师一起参与。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师生共读活动开始前,笔者在微信群里与学生共同订立阅读与分享规则,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准备。基于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刚建微信群时须先介绍选书的目的,订立好阅读与分享的规则,如阅读分享的时间、做阅读批注的方法、师生点评的方式等。


一、学生在阅读中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在师生共读活动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重视的是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己充分自主的、独到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个具体的做法以提升自身的“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

(一)形成规范的阅读习惯

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阅读前自行已做好圈画标记的符号规定,并特别重视历史学的几大要素,这是学习历史重要的基础素养。

(二)针对文本提取有效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有效信息,对文本中的内容或联系所学知识或查找资料加以理解,进行知识性批注,这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阅读的过程,也是圈画质疑、查找翻阅的过程。在抓住各种历史叙述的重点片段后,进行或多或少,或精或粗,或深或浅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产生了不受任何干扰的、独特的感悟,实现对文本的自悟。

(三)做好相应的归纳和提升

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本的重要字句,能做出相应的概括归纳和提升,这可以促使学生在各种历史叙述中对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在阅读过程中有条理的梳理文本内容,并能通过自主建构知识架构、思维导图等结构性批注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二、师生互评中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完善彼此的认知结构


在阅读后学生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联系现实谈认识,形成总结性批注。这样做,既有史论结合的妙处,又有以史为鉴的认知。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个体的阅读感悟和思考,另一方面也难免出现对作品主题、鉴赏等有失偏颇的认知与认识。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在微信群的展示、交流后,学生将会在相互赞赏、争辩、互助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感受,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内容产生新的洞察,使之更趋全面。

学生在分享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注意找准目标,适时树立典型,作出精而简的指导与点评,使学生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指导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自省与自新的过程。

比如在这次师生共读活动中,本来学生在阅读后能产生感悟是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学生们容易出现一些共性的错误,特别是知识性的错误,在历史学习中是大忌,因此笔者找准一份典型案例供学生讨论,微信群里的老师共同参与指导。

典型案例如下:某生在阅读了《大国霸业的兴废》第七章《革命前的中国》后写下了自己浅显的感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政府可以说“苟延残喘”的半个多世纪,这半个多世纪我们不仅看出清政府的腐败,更看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坚决反抗的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三元里抗英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的抵抗;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试图通过改革使国家富强,即使他们最后失败了,但他们的努力严重阻碍列强占领中国的步伐。孙中山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我们只要坚持努力,国家终究会一日比一日强大。

学生与老师们在阅读了他的批注后,展开了激烈的探讨,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教师提问

师生探讨

备注

假期过半,同学们的读书热度比这气温还高!给大家点赞加油!不过也允许我挑剔一下,对事不对人。以下问题也是同学们常见的错误。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案例里列举出问题来。

生1: 图中提到的虎门硝烟是对外来侵略者的一种抵抗,这是错误的,虎门销烟是一场禁烟活动,林则徐代表的是清政府,那时候还没发动鸦片战争,不能说是抵抗侵略。

生2: 也算是抵抗外来侵略吧。我觉得是戊戌变法。

教师抛出话题


学生开始展开讨论

可以注意一下阶级。









希望借着这个讨论唤起大家对必修一的残存记忆大家再加把劲。


生3:戊戌变法不是资产阶级的吗?戊戌变法没有让国家变富强啊。

批注的主人: 洋务运动无改革?

生1: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学习西方技术,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

批注的主人:老师,这篇文章没有对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一个正确的排序,而且逻辑有些混乱,看不出其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5: 戊戌变法应该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的经济基础而兴起的,但洋务运动是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一场解放思想的改革,所以应该和洋务运动没有直接联系吧?

批注的主人: 洋务运动不是资产阶级吧。@生5?

批注的主人: 老师,我也没有注意到各个运动阶级性,每场运动的人物不同,代表的各方利益也不同,不能笼统概括为都阻碍列强侵略的步伐。

生6: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洋务派;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讨论初见效果




































谢谢教授的高见!给了我们一种思维方式,确实规则意识有待加强!本案例中还有一处问题同学们还未涉及,再找找。


老师1: 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后人演绎它产生的原因,应该依据一种历史学规则,以及相应的历史概念,进行推理,演绎。

1.戊戌变法是一个历史事件。

2.变法是一个历史概念,这个概念是什么。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各种变法,都变了什么?

3.分析这次变法的原因如果依据许倬云先生的系统论规则,那么我们应该先清晰这个系统论是什么?(中国)帝国政治体系是一个系统,它包含各个子系统,如三公九卿制度,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一直到明代。皇帝朱元璋废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等等。

这个变法变的是什么,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将影响其他子系统,于是各个系统的掌权的人就有意见。

帝国政治的变法就是要维系帝国政治的延续,通常集中变的就是税法,皇帝本人的权力。如果变法对帝制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领班们多有好处,变法就会成功,如果没什么好处,那就不一样了。

历史学其实像物理学,对于物理现象的分析必依据一个原理,那么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是要依据一个公认的原理规则。

老师2:老师的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同学们行文时的规则意识一方面要表现在形式上,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阶级属性等等,这些同学们讨论时已经发现了,但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在思考和表达时遵循这种规则。

批注的主人:@老师1 这篇文章的用词有些不准确。其中阻碍列强侵虐步伐的“阻碍”一词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似乎表明革命反抗列强侵虐的行为是错误的,应改为抵御更好一点。













学生的讨论逐渐发展为师生探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自悟、自新的契机。

学生在与名著、作者对话也是由感知到感悟,由思考到辨析,由评价到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与文本、与作者、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将得到自新。

结语 历史阅读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巨大工程,不仅在课外,还应将历史阅读迁移至课内,以达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历史教学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2】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朱汉国. 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4】李家同.大量阅读的重要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卢晓华.历史解释的形式及其教学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8,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