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

王 领 1 ,卢家义 2

  1. 中共鹤壁市委党校,河南 鹤壁 458000

  2. 2.河南武警某部大队长,河南,鹤壁,458000



摘要:法治思维是由权力义务思维、规则性思维、理性思维、程序性思维等四个维度体现的,在工作中要引导干部运用好法治思维来提高在工作中的自觉性和能力,并且充分的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好法治思维,可以引导好工作中的某些问题。用法律思维来引导工作中的思维,可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自觉性,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是推动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是公平公正的向往。本文中讲述的是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


关键词:法治思维;内涵;维度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对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进行改革,在此过程中,要推进社会的发展,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要提高中国法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就不能以权力代替法,不能徇私枉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遵循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运用好法治思维的内涵,在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从而帮助社会进行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运用和掌握好法治思维,有利于提高领导的执政干部能力。本文讲述法制思维的四个维度。

一、法治思维内涵概述

法治思维,是以法律为根本来判断事物是非的一条准绳。而法治思维就是要崇尚法治,在工作中尊重法律,运用法律来推进工作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法治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将法治运用于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因此,法治思维要以法治概念为基础,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了解法治思维的概念。在法律体系中,法治思维是基础性的概念,它具有行动性。现在对法治思维的内涵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例如:首先从法治理念角度来看,法治思维是一种思维的过程,而法治思维的基础应该是法治,其中的基本要素有法治原则,法治方式等。其次,从法律主体角度来看,有些人认为法治思维的主体是执政者,而法治其实是让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牢记自己的职权,在工作中也要遵守法律规则、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等为人民服务,保护和尊重人民的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从原则的角度来看学习法治思维的概念,把规则作为法治思维特征的精髓。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遵守工作中的原则,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所以,法治就是工作中权力来自于法律,权利要受制于法律,用好法治思维对中国的法治事业的发展做铺垫。

二、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

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个维度分别是:权利义务思维、规则性思维、理性思维、程序性思维。第一,法治思维是权力义务思维。法律的关键要素是权利和义务,从权利和义务来看,运用法治思维进行处理问题,首先,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做事后的行为要有明确的义务,而在做事的过程中,要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什么,不能对某些事做什么。第二,法治思维是规则性思维。法律规则具有公开性、确定性、强制性等特征,而规则性是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哪些行为不可以,如何使用行为,使用行为后果是什么。对于国家政府来说,想要把社会稳定住,就要遵守规则,规则不能被破坏,如果规则被破坏,群众就会产生恐惧感。如果领导干部想要更好的工作,就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且在过程中要善于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第三,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现代法的核心,在维护人民的利益和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支持人们所表达的诉求和解决好人民的问题,都需要理性。法治是理性的,结晶是法律上的理性统治,在法律中法律的权威来自于群众心中的拥护和信仰,这在实践中都要需要遵守和执行法治。第四,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是权力具有公开的性质,要光明正大的运行,要在人民的监督中进行,人民不能做自己的法官等。程序的前提是公正,在任何问题上要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进行看待,要有一个正确的、公正的策略,只有按照程序的方式,作出正确的策略,才能有说服了让人民群众信服,这样才能在程序下得到好的民主。

三、相关思考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国家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有些群众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对在法治思维认识不够,就会出现很多不能做却做了的事情,例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但是近年来却出现很多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重庆某一大学的一个学生,三年以来偷书1500本,云南马家爵杀人案和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案等等,这写案例都体现出了一些大学生不遵守法律,不遵守法治规则,就会产生坏的社会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提升,要让大学生学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监督。从这可以看出,相关领导干部要加大学校方面的法治宣传和教学,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进行改善。例如:进行关于法治教育的讲座和有关课程,把一些发生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可以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法治、法律方面知识的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也要学法、懂法、用法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做一个有正义感,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大学生也要勇于用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进一步维护社会公正。

四、结语

法治思维,就是要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来维护公民和公民的权利。法律思维的内涵从权利义务思维、规则性思维、理性思维、程序性思维这四个维度进行了剖析,从这四个维度,正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内涵,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殷啸虎.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14-19.


[2]程麒台,何海锋.法治思维的内涵辨析[J].理论观察,2014,(10):72-73. DOI:10.3969/j.issn.1009-2234.2014.10.031.


[3]李瑜青.“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兼论中国古代何以存在“法治思维”雏形[J].社会科学辑刊,2016,(1):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