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师德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师德问题探究

苗菁

山东化工技师学院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出发,多次就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科学阐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和建设路径。什么是师德?师德对于职业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与问题。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善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制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德 本质 举措 监督 考核

一、师德的含义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人们对老师的定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首居一位的就是传道,所以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首要做到的就是有德,做好德的楷模,德的示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出发,多次就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科学阐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和建设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什么是师德?师德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是青少年学习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学生,影响就越大。

  1. 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表现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较低。而职业院校的老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工作环境较宽松: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就业压力,职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有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院校教师师德还比较薄弱,存在一些问题。

1、自我认知不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局限于解决“授业、解惑”的问题,而把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传道”忽略不计。教师对于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睡觉、不听课等违纪行为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观上认为只要上课不捣乱的学生都是“好学生”。特别是一些年青老师对于自身应具备的师德修养模糊不清,未能认清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缺失职业信仰,缺乏职业信心。有违“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理念。

2、师德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分成两种,一种是编制内教师,另一种是合同制教师。这种情况甚至普遍存在于整个教育系统内,由于合同制教师与编制内教师的福利待遇差别比较大,所以这部分教师不能坚守自己的职业追求,不能在教师岗位上潜心教学,考虑眼前的个人利益方面的事情过多,并且流动性比较大,出现人在课堂上,心仍在游荡的局面,工作敷衍了事,缺乏职业道德。

3、缺乏进取心 职业院校的教师,工作相对轻松,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学生就业压力,科研要求较低。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斗志慢慢就消磨殆尽,安于现状,追求享乐,事业心缺失,进取心渐行渐远。

三、浅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师德举措

1、提高自身修养 习近平同志指出,“师德是深厚的只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深刻领悟习总书记的话语,教师的自我修养在建立良好师德中占据首要位置。每一位教师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言行,履行教师义务,做好道德典范,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动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指路领航。

2、增强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专业素养是必备条件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视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保证给学生一杯水时,自己拥有一桶水,并且是常流水,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帮助和指导。

3、完善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制度

院校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教师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制,绝不打折扣。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考评中,客观公正的对教师进行评价,畅通学生反映师德师风问题的渠道。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等多种渠道,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对于有违师德师风的教师绝不姑息,严惩不贷。如果教师的道德修养不达标,又怎能为师。

四、结束语

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使之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采取积极的举措和政策完善新时代师德。首先,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师德的内容,领会师德的内涵,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师德内涵和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其次,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培训,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使职业院校教师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职业院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机制,包括培训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使师德教育、师德建设,浸润到学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师德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京大学师生座谈会 2018.5.2

[2]韩迎光,韩文廷.与时俱进 培育英才——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师德[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4):P74.

[3]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20).

[4]洪绍青.如何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4).

[5]黄治平,周剑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5).

[6]贺善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N].中国教育报,200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