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杨 敏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小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以有效音乐活动为路径的欣赏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通过创设多种适合低段学生求知需求的教学活动和手法,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体现情趣化、整体化、活动化、意义化的教学策略,是促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必需。

关键词:小学低段;欣赏教学;有效性;音乐活动;教学策略

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二年级属于小学低段,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对节奏、音色、旋律等都有很强的感受。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尚未获得,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获得相对应的能力,等到时机一过,便极有可能会失去发展这项天赋的能力。所以这个学段不仅是孩子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孩子心灵、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音乐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源起

老师们也在努力探索、积极寻求一种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课堂,以期获得教学理念有所更新,教学手段有所创新,课堂呈现方式有所突破。但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老师因为理解的偏颇而走入教学的误区,出现了极端的现象。首先,音乐课的类型以歌唱课居多,欣赏课所占比例不足百分之十,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欣赏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材中有些优秀的欣赏作品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成了歌唱课的点缀或是附属品;其次,在为数不多的几节欣赏课上,老师们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大多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聆听音乐为主,但于之相关的其他音乐活动较少。虽然有些活动看似热闹,但是活动的有效性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所以教师要为低段学生量体裁衣,既要精选一部分适合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更要注重有效性音乐活动的研究,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二、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的意义

以有效音乐活动为路径的欣赏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他们的身心获得了愉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升,逐步形成音乐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基础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有效活动能否实施和落实的关键条件。作为教师,不能就学科论学科,就活动谈活动,一定要有课程的意识,不能停留在学科表层,应进入学科深层。唯有如此,有效性音乐活动才能落实,欣赏教学才能有效地促成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创设有效性音乐活动的教学策略

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策略。通过创设多种适合低段学生求知需求的教学活动和手法,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体现情趣化、整体化、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是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必需。

  1. 情趣化

“情”是指音乐的情感性,“趣”是指学习的兴趣,教学要使情趣交融,使两者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特征、知识积累,在情感性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灵活地安排音乐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实践;在音乐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并付出情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情境。

例如一年级是下册学唱歌曲课《玩具进行曲》,我让他们带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来上课。上课开始,我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准备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大家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围成一个大圆,一边听歌曲一边顺时针行走。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脚步也要随之停止。如果走累了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在歌声中玩传递玩具的游戏。我先做了示范,在每一句唱完的时候传给右边的小伙伴,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游戏规则。紧接着我把孩子们分成了四小组,让他们想一想玩具们还能走出哪些不同的路线并且走一走。最后四个小组比一比,哪组设计的路线最有创意,哪组的同学走得最神气。在课上孩子们玩得很尽兴,在玩的过程中对音乐延时线、休止符的体验更深了,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整体化

整体化是针对知识的碎片化而言的。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求。知识只有在联系中才能生长,才会产生新的知识,这就是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的道理。通过音乐活动这种载体,努力实现音乐学科内知识间的相互融会贯通;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支撑;音乐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和谐结合,以及音乐学科知识学习与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

(三)活动化

要让学生的思维和所学的知识活起来,那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因为求知是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活动化策略强调的是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其他学科,它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让音乐活动贯穿于学生欣赏音乐的全过程,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一名智慧的音乐教师,总是会在自己的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其之间相互配合,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以活动贯穿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创设了感知、体验、实践、创造音乐的空间。

四、结语

有关有效性音乐活动的思考欣赏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流程,低段欣赏教学需要有安静地聆听、理解、反思的过程;需要有学生活跃地参与、体验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不断改变,这是在课程改革以后,随着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思考与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我相信,音乐教育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经过老师们的创新和行动,新的美好万物,将会因此而来。

参考文献

[1]高维.追寻情雅趣构建高品位的音乐欣赏课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3). [3]潘鑫琪.鉴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13):24- 25.

[4]辛智伟.运用不同教学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J].北方音乐,2017,(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