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刍议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林达超

广东省汕尾市实验初级中学 ,广东 汕尾 516600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是相辅相助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亲在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母亲小,甚至作用比母亲还要大。父亲的行为和样子会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并且时刻影响他们的成长。父亲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启明灯,又是孩子成长期“良师益友”式玩伴。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启明灯 良师益友

人们常说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母爱自古以来就享有崇高的赞誉。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歌颂母爱的故事,相比之下,父爱却显得不突出了。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是相辅相助的。古语云:“父,家长举教者。”父亲在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母亲小,甚至作用比母亲还要大。笔者就家庭教育中父亲的重要性谈几点见解:

一.父亲的榜样作用不可小觑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父亲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男孩子,从5、6岁开始就会有意识地效仿、学习爸爸的榜样,一般而言,父亲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我们可发现从小缺乏父爱的男孩,很多身上缺少通常所说的阳刚之气,而有父亲陪伴长大的孩子,则非常阳光、刚强。女孩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好父亲往往成为女儿未来择偶标准,但女儿对父亲印象不好,会直接影响自己的人生观和婚姻观。不管是对男孩还是女孩,父亲的形象会深刻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并且时刻影响他们的成长。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三观”正确、对家庭负责,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有作为。列宁的父亲性格坚毅而又善良,严于律己,列宁从小以父亲为榜样,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家,可见父亲的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是不可小觑的。

二.父亲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启明灯

品德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道德教育旨在形成未成年人的品德。道德教育不仅要使孩子行为合乎道德规范,更要引导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古语:“一德立而百善从之”。这句话告诉人们高尚的道德确立起来,各种善行就会相应产生,说明品德修养之重要。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叛逆心理,此时,父亲若及时引导,理解孩子,让孩子朝着正确方向成长。道德教育的起码要求,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合乎通行的行为准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困惑、难以抉择,就如一个赶路人在夜间走路,内心渴望出现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在孩子彷徨苦恼时,最需要父亲的指引,此时父亲的指导像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启明灯。正确的指引能使孩子走出迷茫,错误的指引会使孩子走上歧途,李天一的例子就是证明。李双江因老来得子,对孩子李天一娇惯纵容,李天一14岁时就拥有一台宝马车,并乐意花20万对马车进行改装。李天一在美国读书因违纪被学校劝退,李双江企图用钱摆平一切,如此娇惯纵容最终使李天一犯罪而铃铛入狱。这说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须正确指引,加强道德教育。父亲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启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三.父亲是孩子成长期“良师益友”式玩伴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要多陪伴孩子,做到言传身教。有数据显示,在中国高达77%的父亲因为各种忙,每天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一小时,爸爸不陪孩子玩,对孩子成长不利。成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都做过孩子的玩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时候在练毛笔字,王羲之从背后使劲拔儿子的毛笔,拔不走,于是他赞扬儿子,“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父子俩边说边笑边练,非常和谐,王羲之还用18缸水让儿子“玩”书法,后来王献之的书法练到力透纸背,他与父亲被称为“二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父亲的果断,坚毅,责任和担当是孩子应该学习和拥有的品性。那么,父亲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好孩子的“良师益友”式玩伴呢?

  1. 寓教于玩,润物无声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大多是严父形象,孩子往往对父亲敬而远之。我们周围有一种现象:父亲充当孩子的“提款机”,只负责赚钱养家,不知陪伴孩子。若父亲能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亲在知识面相对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等方面往往精于母亲。日常父亲可以给孩子讲讲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笔者多年担任初中班主任教师,比较了解学生,发现一些在家里跟父亲相处融洽的孩子敢于发表意见,知识面广。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骑自行车郊游,一位女生的自行车坏了,还没等到老师赶来帮忙,她就一下子把车修好了。得到同学称赞,她自豪地说是她爸爸教的。她说从小就和爸爸一起玩拆修玩具的游戏,爸爸教育她做人要自强自立,碰到问题一定要冷静想办法解决。这位女生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把人生道理寓于玩游戏中,润物细无声。

(二)爱子有度、刚柔并济

男性喜欢自立,动手能力强,所以,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果断,干脆,利索的特点,通常对于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会强硬拒绝,然后才讲道理与孩子沟通。此外,父亲可通过户外活动等形式,带领孩子到户外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但与孩子距离过于近,有可能会碰到一种难题:孩子不惧怕父亲,敢提出无理要求,否则大哭大闹。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父亲和孩子相处一定要把握分寸,既要亲近又要保持距离,保持父亲的威严。如果我们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不仅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而且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优秀人才。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亲是家庭的主心骨,对家庭的发展起到掌舵作用,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仅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父亲的重要作用,在孩子面前要树立父亲形象,把家庭教育落到实处,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引导,实实在在地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妙语箴言、教育佳篇、系列教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