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育人于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诵读经典,育人于中

张彩芬

宁波市象山县西周中学

提要:传统文化式微,本文从《论语选读》教学出发,探讨传统文化精髓,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本文以《仁者爱人》这一课为例,从孝悌、悲悯、忠恕这三面展开讨论,在讲述儒家“仁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仁者爱人”的美好品德。

关键词:论语 仁爱 德育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论语》这本书中所宣讲,所传布的道理、规则、思想、主张,历经千年仍旧具有生命力。现代社会,人们的言语行为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实际上传统文化式微,古人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几位学生能知道,勉强听到过,也无心去理解,更无意去实践。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早已被学生抛诸脑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论语选读》选修课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增强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要以《论语选读》教学为契机,强化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这其实也是《论语》本身的魅力所在,是孔子智慧的现实实践。

《论语选读》的课文内容按主题进行编排,需认真组织学生探讨是10课,分别为: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在章节内容的选择上,大都比较简短,以可读性和代表性为主,易于学生理解和表达,许多内容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具体包括道德素养、行为礼仪、为人处世等。 因篇幅有限,现就《仁者爱人》一课展开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要讲“仁”,事事讲“仁”,处处讲“仁”,学习《仁者爱人》这一课,在讲述儒家“仁学”的同时,还要以培养“仁者爱人”的美好品德为目标,现就三方面开展德育的渗透。

一、反思孝悌,至敬至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而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以论语章节导入新课,学会不断反思,本课首要反思的就是孝悌之道。仁者爱人,首先爱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那么何为孝?许慎《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 “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义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课堂补充《论语》其他章节,探讨孝道,让学生探讨以下几章内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那就尽孝了吗?供给长辈吃住用,或是寄钱给他们享受,这是尽孝了吗?孔子认为只有“养”而没有“爱”的心情的“孝”还不是真“孝”。“养”只是儿女孝心的一种表现,但不是“孝”的至高境界。

孝的核心应该是源自心底的敬爱,应是晚辈对父母的一种感恩与敬爱的情感或行为。“孝”是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孔子说的“色难”,即指敬爱和悦的态度要自然而不要勉强,《礼记》中就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就是说,所谓“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就要深爱、真爱,要尽心竭力。可见“孝”包括孝心和孝行两个层面:孝心是孝行的感情基础和内在驱动力,孝行使孝心的外在表现。先有孝心才会有孝行,只有从内心对父母感恩、尊敬,才会付诸于行动。同时,真正有了尽孝的行动,才能证明我们的孝心。

二、感悟悲悯,心存善意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它直接体现了孝道,孔子参加丧礼,与人同哀,心存哀痛侧隐之心,难过得吃不下饭,这是一种礼的表现。

瞽者就是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对他们应该表示尊敬,你不要打扰他们太久,不要惊扰了他们的伤痛,你应该悄悄地从他们面前经过。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可以在课堂进行探究,学生能理解孔子对盲人的这种爱?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对有丧者,对瞽者所表现出的种种礼,是因为他心中有爱,孔子所提倡的爱人不仅仅是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孔子将这种爱,这种关怀的目光投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悲悯情怀,它是一种胸怀,它宽广有容、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它是真善美的结晶。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藏着悲悯,心存善意,有一句话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推广到天地万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带有很多钩子的大绳获取,用带有生丝的箭去射鸟,而不用罗网去捕获,有不贪求、不多杀生的意思。在射鸟的时候,不射杀正在鸟巢中的鸟,因为白天鸟在巢中,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雏,大鸟被射死则幼雏也难以存活,其中有怜惜生命的含义,从中也可以看到心存善意之美德。

三、践行忠恕,积极为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曾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孔子与弟子交流志向时又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按《礼记▪礼运》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孔子的志向应该就是建立大同社会,这个社会温暖和谐,男女老少各有所用,人心向善。那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去倡导向善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就是两个字“忠恕”,“忠”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忠恕之道是成就“仁爱”之心的基本,可是大多数学生总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如此,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怎能拉近,可与学生探讨为何现在社会如此冷漠,在此基础上讲述积极为人,积极做事,你的生活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灿烂。

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仁爱之心,孟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只不过心中的善意有时候被外物蒙蔽了,现在的我们需要敞开心扉,拨开迷雾,理解爱,体会爱,实践爱。

《论语》常读常新,借用司马迁的一段话:“《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时常读其书,想其人,念其事,行其章,自我内化,自我审视和演绎,反思孝道,友爱悲悯,积极实践,成就“仁者爱人”的美好品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在教学中逐渐显露。儒家文化中许多传统的精髓需要学生去继承,去实践。希望学生能通过《论语选读》一课又一课的引导,慢慢建构,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①周良华.周老师教论语[M].宁波出版社,2011年.

②李零.丧家狗一我读《论语》[M].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李泽厚. 论语今读[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