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新媒体视域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高曼莉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英语系 河北省 保定市 071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人们也随即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即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围绕着新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着重阐述新媒体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引言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是对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和反思两种教学理念的结合。从互动反思理论出发,力图为英美文学课程找寻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改善沉闷单一的输出式课堂氛围,增强课堂话语的使用效率,与学生共同体验互动的英美文学课堂。

1研究意义

“不同时代的大学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现实语境。”把“英美文学”的教学置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之下,为古老的学科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为时代的脉搏增添了古典的内蕴。文学即人学,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但以其凝练的文字展现跌宕的情节与生动的人物,而且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深广的哲思。学生若能浸润其中,不但能增强语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语言的词句运用、语法规则,在潜移默化中体味文章的起承转合、谋篇布局,而且也让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语言不见思想”的语言教学方式有了改观。文学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遣词造句的规则,而且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其审美能力,使其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增强事物认知能力,培养自身发散性思维,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尤其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民俗差异,包容不同文化与不同民族的特点,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生力军。

2新媒体视域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2.1文学批评——关照内涵的丰富性,适时纳入文学批评

文本本身是静态的,它的所有意义都指向接受者的阅读行为和阐释策略。阅读行为与个人经验直接关联,而阐释策略的多样得益于二十世纪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英语专业学生应有别于普通读者,他们对文本的见解及文学评论的书写不应与一般的“读后感”处于同一层次水平,而应看得更远、挖得更深。这就要求英语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认知方法。这时引入文学批评理论就是为学生提供切入文本的角度和方法,实现文本的动态、多层次性特点。如,讨论JaneEyre时,由主人公的女性主义意识谈到女性主义批评的场域和方法,进而启发学生“还有哪些文本可以采用这一批评理论?”分析MobyDick中主人公CaptainAhab和叙述者Ishmael的形象时,不妨通过追溯其在《圣经》中的涵义,引出“原型批评”方法,并留下思考问题:“被奉为现代诗歌圭臬的《荒原》是否存在原型意义值得发掘?”对于文学之美、之智,学生能够有明达的反应和独立的思考,文学教学才算完成初级阶段的基本使命。

2.2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运用慕课和微课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样且全面的,除了涵盖学科的基本知识之外,还涉及了与学科相关的所有知识,而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结合多种不同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中,慕课和微课就是能够提升教学内容多样性的主要方式。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线上课程,课程的来源是某个组织或个体将课程资源分享至用户量较大的网络平台上,从而加快知识的传播效率。慕课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以及丰富性等特点。因此,英美文学教师在备课期间,就可以在慕课平台上截取一些有趣的文学内容,同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还为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学课程,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者发表的相关理论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慕课教学方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一般情况下,对于慕课的应用,教师是将其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从而形成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自学-讲授-讨论”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自由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详细的讲解和耐心的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不仅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还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此外,微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在线教学方式,其资源能够丰富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微课主要以视频形式,将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精简地呈现出来,时间约为3至5分钟。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微课既可以用于介绍历史背景和作家作品,又可以用于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此外,微课还可以作为一种长期使用的学习工具,也就是说,教师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预习、复习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重复学习和巩固知识。教师还可以丰富线上课程内容,创建英美文学资源库,比如,影视库和音频库等,这些丰富且优质的文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3教学方法

以互动反思理论为指导的英美文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为首要任务来设置课程。首先,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可以说从语言能力培养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其次,这门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提供应用英语语言的机会和场所,全面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达到教学互动的目的。互动反思理论注重课堂互动,这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特性。任何改善教学的努力都始于改善课堂互动。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英美文学课堂互动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教师应该深入地反思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互动的课程系统。英美文学课堂互动不应该仅仅是互动认知理论的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理念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笔者认为课堂互动应由师生共同建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要培养学生发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英美文学。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从而提高阅读的深度。通过读书心得,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其次,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从而提高阅读的广度。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等,同时通过网上答疑等方式,增加互动,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效率。另外,教师组织丰富的文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丰富度。包括文学作品的朗诵、作品研讨的沙龙,莎翁戏剧等名著的表演,名著赏析的课堂展示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感,增强其表演技巧和文学素养,提高其学习兴趣。最后,教师重视课上课下教学的结合,精读泛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英美文学教学工作,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基于此,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角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彩荣.浅论微课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和作用[J].文教资料,2015(11):37-38.

[2]黄甦,胡敏.新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