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国外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借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浅谈对国外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借鉴

杨喜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也在时代的浪潮下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教材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更新。从国际改革动态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结果,能为我们的改革提供参照,促进我国历史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该如何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呢?

关键词:借鉴、历史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借鉴国外先进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为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对提升我国历史教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1. 借鉴的必要性

大量的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拥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具有良好的现实感和继承性。比如沈晓敏《日本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评析——以中日关系的内容比较为中心》[i]通过与中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展现日本当局在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有关自古以来中日关系方面所作的规定,揭示中日两国在处理共同历史问题时存在的异同,以及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上的差异,为国内学者更全面地认识和研究日本历史教育,促进中日两国历史教育学者的交流提供线索。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使我们掌握历史教学的先进经验,从而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使我们把握已有的教学实验和实际中的成败得失,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比如高建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实施策略——以中美教育文化差异为视角》[ii]就提出要综合考虑中美两国历史文化、教育体制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良性发展,并从意识观念层面、实践操作层面和模式创新层面提出了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策略。

  1. 借鉴的可能性

1.全球化下信息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

电子信息技术为我们了解国外历史教学经验提供了广阔的路径,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浏览各国的相应网站,了解各国的教材、课标及教学评价机制。

2.我国强烈的改革动机和虚心学习的民族性格

我国现行历史课标和教材使用将近十个年头,很多内容已明显滞后,时代在进步,我国正迎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的改革正在试点,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借鉴先进改革经验也十分必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和借鉴他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已成为提高我国历史教科书编撰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3.我国对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学者对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中美比较、中日比较、中英比较、中澳比较、中韩比较的历史教学及历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分析的相关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比如余伟民主编的《历史教育展望》[iii],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韩国历史教育改革的阶段,对韩国历史教科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陈时见、杨茂庆主编的《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侧重 2000 年以来的经验、问题与趋势》[iv]一书中对韩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历程、内容、教科书的编制与选用、案例分析以及课程改革的特点与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2015 年,由索丰、孙启林主编的《韩国基础教育》[v]一书,在第三章“韩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对韩国的中小学历史课程的结构、类型、课时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连云港市海宁中学黄晓侠老师《中英两国初中历史课史料教学策略的比较》[vi],提出借鉴英国的经验,对两国的史料教学进行对比研究,对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帮助。东北师范大学周晶的《中英两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vii],指出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史料教学进行研究,至今己形成一套系统、深入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

  1. 借鉴的注意事项

借鉴的总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针对实际去有机改造、融合和创新。既不能犯虚无主义的错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又不能犯全盘继承和简单移植的错误。只有建立在能够在本土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的内在的教育文化本源驱动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成功“移植嫁接”,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

  1. 借鉴的策略

1.深入学习,透彻理解

对于国外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深刻透彻理解其内核。比如之前的很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教学模式的驱动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 萨姆斯在2012年提出了“翻转课堂网络化”,倡导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科技性与创新性。所以这其实是将课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互群组学习活动与课外“专业定制化”计算机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技术。但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曾指出,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学生可在家中自主观看教师创制的教学视频,并积极与配套的教师课堂互动、讨论、交流。没有对国外新的教学模式理念的透彻认识,就无法借鉴到真正的有用之学。

2.转变教育观念

任何一种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教育制度的实施,实施者的思想认知首先要发生改变。广大教师应从根本上认知、理解并认可这种颠覆式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能够接受此种思想方法的效果与实施原则。才能推动新教育教学理念被广泛接受。

3.强化教学能力培训

强化新教学技术、学生管理先进创新方法以及具体内容的培训指导,让教师在不断丰富知识经验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并将新教学研究和经济真正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实际功用。

4.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创新

针对目前我国的具体教育情况,鉴于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现状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具体构建,不断内化成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

i] 沈晓敏.日本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评析——以中日关系的内容比较为中心[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2期.

ii] 高建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实施策略——以中美教育文化差异为视角[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6年8期.

iii]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6.

iv] 陈时见,杨茂庆主编.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侧重 2000 年以来的经验、问题与趋势[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0:183—221.

v] 索丰,孙启林主编.韩国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73—85.

vi] 黄晓侠.中英两国初中历史课史料教学策略的比较[J].基础教育研究.2016.3

vii] 周晶.中英两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6


5fd31864b7d4e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