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基于线上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张晶

浦江县第五中学 322200

摘要: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基于科学、社会与技术发展的学习体验过程。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挖掘其德育素材,让学生在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中,获得探究能力,塑造科学品质,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提升自我。基于此,本文对线上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初中科学;德育渗透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对初中科学课堂引起了高度重视,因此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科学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素养是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代表着整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初中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

一、结合视频情境,抓住线上教育契机,培养爱国热情

在线上教学视野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抓住线上教育契机,利用视频情境进行微课导入,激发学生的线上学习兴趣,强化师生间的沟通。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又可以在视频情境导入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以此为前提挖掘资源,德育渗透。这样的课程形式可以是:1.利用线上现有的名师微课堂;2.根据教学进度制作微课;3.学生制作的视频作业等。例如,在线上教学“地形和地形图”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搜集有关地球不同地貌的图片,制作视频,在钉钉群中导入,然后利用线上直播教学与学生讨论人们在不同地貌的地域生活的情况,通过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从交通、旅游、特产、气候等角度分析地理知识,这样做抓住了线上教育的契机,能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地形变化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的自然风光,激发爱国热情。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对学生学好科学知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而且在构建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初中教育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正处于思维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脱离出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比重。教师不仅要对理论课程进行研究,还要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进行融合,并贯穿到实验教学活动中。2.鼓励合作试验,增加实验机会。由于在当前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理想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合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氛围中有效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供强大动力,因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中而逐渐发展起来。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组,亦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意愿进行组合,并让学生自己分配在组内的角色,并在小组活动中各司其职,在实验结束后开展互评和自评,这样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和探究。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和眼界

目前,初中科学教学内容,涉及许多的自然资源,包含土地、动物、植物、气候变化等。这些真实的材料在生活中都会存在,虽然偏远山区的教育条件达不到要求,但是独特的自然条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在初中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老师要充分的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例如让同学们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说出自己观察到四季变化的不同,让同学们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不同植物的种子对应着不同的植物分类。通过这些观察,让学生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引出环保的重要性,在学习“塑料”的知识时,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如水如茶的环保话题,铺满全国各地的塑料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埋入土中的塑料袋不可降解,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因此,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塑料袋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制定合理有效方案,解决塑料袋环境污染问题。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生活区周围有很多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塑料袋,塑料袋在泥土中也不会被分解,同时在燃烧的时候也会释放出有毒的气体,在这样的前提下,塑料是无法被分解的。保护好环境就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塑料袋的循环利用,或者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对塑料袋的制作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取环保型可降解材料制作塑料袋。将教学知识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体验能力,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四、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初中科学来说,很多教师急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创建精准的教学过程,通过细化教学环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让学生正视自己的课堂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学。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平台,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查阅、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参与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筛选出有针对性的练习查缺补漏,这样的良性循环包含了好的反馈机制,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而教师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难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确立精准化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光合颜色”前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题目。这部分的第一课时预习内容主要包括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速三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平台进行答题,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答题正确率的数据分析得知学生哪部分知识预习效果好,哪部分自学的效果欠佳,会对后续课堂导学案的编写提供精准指导。

五、利用时事热点,丰富线上教学活动,培养社会责任

在初中科学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时事热点为辅助,丰富线上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的过程中,增加德育素材,提高线上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为:1.线上科学知识竞赛;2.请学生做课程主讲人;3.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实验等。例如,在教学“人的健康与环境”时,因为其中涉及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身体的防卫、非传染性疾病、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健康生活等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此次疫情为教育素材,运用线上教学技术开展知识竞答。例如:在家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A.密闭门窗B.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每周至少清洁家居环境一次C.用普通清洁剂清洗受污染处D.使用废旧抹布清除污垢开展这样的线上知识抢答竞赛能增强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端正线上学习态度,也能丰富线上教学活动形式,落实德育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教师应该以精准教学为原则,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学生实情实现精准教学以及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全面发展等方式增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施精准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方春华.情景教学在初中科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05):183-184.

[2]黄维.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读写算,2018(31):36.

[3]徐晓威.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新课程(中学),2018(05):231.

[4]王德莲.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科学教学中[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4):187.

[5]沙琦波.德育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