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融入外语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音乐融入外语教学的研究

宋楠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纵观英语教材的不同版本,歌曲从无到有并作为重要的教材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显然,歌曲尤其是英语儿童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歌词简单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有歌曲的教材无疑更有吸引力,同时也符合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也代表着教材改革的方向。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歌曲教学实际开展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音乐;英语;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英语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并保持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通过教学有效地带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点,《英语课程标准》中专门对学生提出了在学唱英语歌曲、歌谣方面的要求。这也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融入英语歌曲、歌谣等音乐元素的内容,从而使枯燥的外语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1 音乐节奏和英语语音节奏存在共鸣

音乐节奏,即通过音乐旋律的强弱长短规律所呈现出来的节奏感,而语言节奏指的是特定音域内语音语调的高低、强弱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虽然音乐和语言归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但是不可否认两者在节奏上是相通的。学生可以借助熟悉音乐节奏的过程加强自身的节奏敏感度,从而为英语语音的学习提供帮助。对于音乐来说,音乐旋律的形成与长短音和强弱拍的出现直接相关,乐音长短的规律性出现形成节奏,音乐拍子强弱的周期性表现即为节拍,两者合理配合形成音乐。一般来说,音乐的轻重音都是按周期交替出现的,可明显区分。英语中也是如此,有的音节读音重、有的音节读音轻,轻重之间存在明显对比,抑扬顿挫之间形成节奏。轻重音的规律出现是节奏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无论是音乐还是英语语言中都有节奏的存在。音乐表演中,为了确保音乐声悦耳动听,演奏者必须依着节奏进行表演。英语发音中也一样,学习者要想有一个准确的英语发音,必须将音节的长短强弱表演到位,只有英语发音正确,说话者才能说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

2 存在的问题

英语听力在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课中一直不被关注。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强调词汇、语法的重要性,对听力重视不够。英语听力课堂缺乏学生的参与,缺少互动,枯燥无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学最困难的部分是听力部分。在中国,很多来自偏远山区的大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能力几乎是零。他们能做阅读词汇题,但是听不懂,说不出。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的不足表现在词汇量不足,知识面狭窄,语音语调水平参差不齐。因为缺乏有效的训练,没有良好的练习听力的习惯,对听的内容跟不上,学生就很容易对听力失去信心和兴趣,继而影响听力能力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听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提出,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听力分值在各大考试中都占据着很大的比值,在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分值占到了整个考试分数的35%。一方面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听力课中的表现欠佳,对听力课堂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这不光是学生的问题,教师教学方式也存在问题:教授课程方法传统、单一,基本上采用学生听录音、选择答案,教师再进行讲解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为能力有限,便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对听力课堂就会越来越排斥,听力水平得不到提高。

3 音乐元素融入英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3.1 英语歌曲教学的认识方面

(1)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保障在职教师受培训的时间和内容,要组织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合理优化国培、省培与市县培训,注重线上培训的开展,细化、深化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注重开展培训的实效性。教师是国家宏观政策、先进理念的解读者和落实者,教师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教师对于歌曲教学作用的理解程度影响了教师开展教学,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注重学习,随时随地学,对照标准学,检视问题学,学真务实学。(2)注重课标解读与落实。教师对政策和理念的解读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新政策、新理念的受惠程度。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研读课标,总结课标要求,按照课标的理念,开展好英语歌曲教学,充分利用沪教版教材中的英语歌曲,开发其教学价值,不仅注重语言价值,也要关注其育人价值。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接受各级各类培训,详细专研课程标准要求,努力达到课标要求的各种能力,对于尚有欠缺的方面,要着重学习。

3.2 根据歌曲内容和类型进行选择

英文歌曲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涉及的题材也很丰富。在英文歌曲的选择上,教师应该选择内容积极向上的、正面的,要保证歌曲的内容健康,严禁选择带有颓废、暴力、色情等内容的英文歌曲。选择的歌曲应该由易到难,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歌词应该容易辨别和理解,发音也应该清晰响亮。例如,笔者接触到的第一首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被人评价为一首为岁月而生的歌,旋律优美,娓娓道来,很适合作为听力课堂的学习歌曲。

3.3 在语法学习中的应用

要想学好英语,语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普遍将语法视为他们学习英语途中的拦路虎。其很大原因是语法的学习是相对枯燥的。因此,在讲解语法时恰当地利用英文歌曲来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例如,《If I Were A Boy》,歌名的意思为“如果我是个男孩”,而歌者 Beyoncé 却是名女性,这只能是一种假设,我们应使用虚拟语气来表示事与愿违。歌词里面写道:If I were a boy, I thinkthat I'd (I would) understand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虚拟语气的应用。

3.4 分析教材,选择音乐元素的内容

以往所了解的与本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元素素材,可以选择《Rabbit dance》这首比较活泼又简短的英文歌曲融入教学,歌词如下:left,left;right,right;turn around;go go go!虽然这是一首来自课外的英文歌曲,但是其歌曲简短欢快、内容简单,符合选择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这首儿歌的歌词内容既能够帮助教师达到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目标,还能够使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学习新知识、减轻学生对学习新单词的恐惧和压力。其次,单词的学习并不是独立的,只有在短语或句子中学习单词才能使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因此,可以在学习完left和right两个单词后,教师可以结合left eye(左眼)、right leg(右腿)这样简单的短语,带领学生自创短句,用唱韵律词的方法将其变成一首chant并让学生表演出来,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弊端,且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国际语言。顺应潮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上英语课已是刻不容缓。教师在发挥传统的课堂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不应甘于做知识的搬运工,更要做开启智慧之路的掌灯人,点燃学生学习内心想要学习的那把火。

参考文献

[1] 黄丽琼.音乐智能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70-71.

[2] 许杨阳.高校英语语音教学中动态评价机制的运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