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肖翠玉

福建省南平市王台中学 福建 南平 353003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与法治》课是强化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的重要载体。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发挥,既是该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重要倡导。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 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教育主题。爱国主义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校中的各门学科都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加入爱国教育导向,就可以使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每节课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个人而言,爱国是本份、是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何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但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法律意识相结合的教育。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树立爱国主义教学理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作用,向学生讲解爱国主义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教师可以讲解典型爱国人物的行为和表现,引起学生心底的认同和共鸣,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和冲击,从而使学生对爱国主义产生深层次的思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稳定的爱国主义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搜集爱国主义教学素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备条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中的时事政治、一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第一时间感受社会问题,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教育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如通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时事,让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使学生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树立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视频,引导学生以获奖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学习强国中的红色映象等栏目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深化爱国情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在“少年有梦”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地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一种需要。而创设情景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家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参与公共生活,具有公共意识,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四、《道德与法治》课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1、教师要把握教材,挖掘并延伸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彰显了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教师要利用各种社会焦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教师不但可以讲授课本中的内容,还可以联系社会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道德与法治》课注重平时的教学实践

1、利用课前五分钟。

每堂课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舞台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演讲,比如在国庆期间学生进行了《我爱我的国家》演讲比赛,初赛场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课前五分钟。同学们引经据典,从岳飞、林则徐到黄大年、南仁东,在他们的身上,沙场奋力杀敌、抵抗外侮、研究出高科技成果为国争光等,这些都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这短短的五分钟,凝聚了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深度思考。

2、课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应是多彩的课堂。我们原来只传授知识,现在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思辨的能力等。(一)是观看小小演说家视频。每次看到这个演讲时我都很震撼,爱国不是苍白的表述,那是在自己危难的关键时刻,伟大的祖国救我们于水火,这种感激之情会转化为爱国主义情感,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好,我辈会努力。

(二)是模拟小品。课堂中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围绕“爱国主义只是单独的口号吗”为讨论点,以小品的形式来展示同学们的讨论内容。同学们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诠示,以小品的形式表演,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如何爱国展开表演。

(三)是搜集爱国主义的诗句和人物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爱国主义的诗句和人物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四个单元“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从国情国策层面无一不渗透出坚定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是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蓝本。

3、开展爱国主义题材系列活动。如党在我心中征文、手抄报、电子小报等比赛,向国旗敬礼、清明网上祭英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思考如何做才能体现爱国主义情感。可以以年段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渗透,要践行,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