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中党的人民立场再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3

疫情防控工作中党的人民立场再思考

沈康婧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南昌市 330022

摘要:通过齐心抗疫,我国取得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的阶段性成果。回顾抗疫历程,处处充满了中国智慧。本文主要从党的人民立场出发,阐述其科学内涵,并通过分析此次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为了谁、依靠谁、谁检验”坚守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同时对抗击疫情过程中坚持人民立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论证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才能交出抗疫优秀答卷。

关键词:人民立场;党;人民群众;抗击疫情


一、引言

立场是人们认识及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关系这个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2]所谓人民立场,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利益奋斗,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善于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立场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自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防疫思想,不惜任何代价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生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初心与使命担当。同时,党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了人民群众在防控疫情中的主体地位,发动全员参与、汲取人民智慧,在群策群力、群防群控中筑牢钢铁防线。可见,人民立场贯穿于防控疫情的全部过程,为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抗击疫情工作中人民立场的具体表达

面对这场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型传染病,可以说,我国在全球都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独自做了一场“闭卷考试”。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天灾面前,我国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上下齐心、全员行动,身体力行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坚定的人民立场。

  1. 抗击疫情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正如古话所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3]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大的财政支持,迅速采取行动,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针对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坚持“两提高”“两降低”目标与“四集中”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我国还迅速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排查,毫不放松抓好重点城市、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全面排查疑似患者、发热患者以及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努力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传染源。在防控国内疫情的同时,我国也十分重视遏制境外疫情输入的问题,通过筑牢国境卫生检疫防线,源头管控从严从紧,坚决切断境外输入传染链,以此巩固国内疫情防控成果。

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我国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疫情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缓解因疫情带来的生活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利益出发,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保障民生,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如加强物资调配速度与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完善市场监管,防止哄抬物价等,真正惠及人民。此外,党和政府还密切关注弱势人群,保障残疾人、低保户、孤寡独居老人等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将疫情防控和人文关怀相统一,确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对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健康的保护,通过传授防护知识、驻外使领馆的联络与物资保障、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向留学生发放健康包、包机或安排临时航班有序接回确有困难的海外公民等措施,以解决海外公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1. 抗击疫情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历史与实践的无数经验证明,有效组织人民群众,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是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5]面对严峻形势,党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将疫情防控力量下沉基层,实现疫情防控的末端管理。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大众普及防疫知识,通过舆论宣传凝聚正能量,从思想上武装防疫,使大众自发自觉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从而切断疫情传播链。抗疫过程处处彰显人民力量,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是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公安干警与基层工作者,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各司其职,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小爱汇集大爱,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共同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把人民的力量凝聚激发起来”[7],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团结精神与创造伟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胜利之本与力量之源。

  1. 战疫成效由人民检验

“党的工作由谁来评判、以什么标准评判,这是一个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内在蕴含着一种‘人民的评判标准’的价值取向。”[8]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判断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面对防控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人民同样是最好的阅卷人。

在抗疫早期阶段,个别地区曾出现一些问题,暴露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短板。如医疗物资调配不及时、力量短缺、群众心理焦虑等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密切关注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忧虑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补齐疫情防控短板,纾解民众情绪。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如个别党员干部失职失责,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不解决人民实际困难、不担当不作为,党中央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应并加以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强化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冲到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9]

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是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在听民声、访民情、解民意中不断地完善各项工作,凡是有利于人民的就干,凡是不利于人民的就改。正是因为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人民立场,彰显矢志不渝的人民情怀,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肯定、积极拥护、热烈响应。

  1. 抗击疫情工作中人民立场的重要作用

  1. 切实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判断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真正坚持好了人民立场,首先就要看其是否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就是要看是否真正切实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治愈率94.3%,死亡率5.6%……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全部由国家承担。”可见,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时,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畏艰险困难,不惧一切代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真正做到挽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健康。通过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成功遏制疫情扩散势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真正做到对人民利益负责、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是党的人民立场在抗击疫情时期的崭新书写。

  1.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活恢复,决胜脱贫攻坚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物质生活,而且规定和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人民立场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增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建立了同防疫工作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10]通过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补贴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保障与扩大就业、发放购物券帮助消费市场回暖、统筹抓好“六稳”工作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带领下,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增长,社会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同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信心、夯实根基、提供动力。

  1. 有利于团结信心,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在短短数月内我国便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本土新增病例基本控制,全国有序复工复产复学,人民正常生活基本恢复。而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分不开的。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做到了为人民抗疫、依靠人民抗疫,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和政府强大的动员力与应对力下,把社会治理能力与风险应对、组织运行机制相统一,充分发挥了我国高效社会资源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彰显了党中央纵览全局的核心定力。此外,还有无数党员干部们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带头坚守岗位,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同时,抗击疫情所取得的成功也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团结统一,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责任感、认同感、参与感。

  1. 有利于构建强大的卫生医疗体系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行不畅、某些地区医疗资源的相对稀缺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等问题。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来看,发展人民健康事业始与人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处在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这也是坚持人民立场的题中应有之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1]在总结现有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将加紧补短板,织密疾病预防网、筑牢卫生应急墙,均衡医疗资源,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使卫生医疗体系将进一步转型,让人民享有强大的卫生医疗保健体系。

  1. 结语

我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12]疫情这样的重大危机是考验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效能的试金石,而抗疫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的部署是高效的、采取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我们看到各级党组织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及时高效地开展,看到无数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奋战,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战线。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看到了人民群众守望相助,自觉参与抗疫、勇担社会责任,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党与人民之间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抗疫合力,最终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也是党所坚守的人民立场最真实的注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将会坚定信心、团结坚韧,在未来展现更多的中国力量。


1参考文献:

[?]韩振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J].党建,2017(03):34-36.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05):4-10.

3[?]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J].机关党建研究,2020(06):2.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5[?]丁晋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把握好几个哲学观点[N].经济日报,2020-03-03(011).

6[?]习近平: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EB/OL].:中国新闻网,2020-03-25.

7[?]苏梁波,陈鑫.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J].政工学刊,2020(06):10-12.

8[?]国防法学政治学院 古琳晖 汪玉明 侯嘉斌.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人民立场[N].解放军报,2020-04-20(007).

9[?]疫情当前,总书记向党员干部提出这些要求[EB/OL].:党建网,2020-02-27.

10[?]蓝绍敏.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推动发展行稳致远[J].唯实,2020(05):4-7.

11[?]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奋斗,2020(05):4-8.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